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五)
2017-08-08 21:00:2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附加题)阅读材料,完成1~3题。
  积画以成字,积字以成句,积句以成篇,谓之文。文体日增,至八股而遂止。如古文、如诗、如赋、如词、如曲、如说部、如传奇小说,皆自无而有。方其未有之时固不料后来之有此一体也逮既有此一体之后又若天造地设为世所应有之物然自明以来未见有创一体裁新人耳目者。遥计百年之后,必有其人,惜乎不及见耳!?(张潮《幽梦影》)
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方其未有之时∕固不料后来之有此一体也逮∕既有此一体之后∕又若天造地设∕?为世所应有之物然∕自明以来∕未见有创一体裁新人耳目者
B.方其未有之∕时固不料后来之有此一体也∕逮既有此一体之后∕又若天造地设∕?为世所应有之物∕然自明以来未见有创一体裁∕新人耳目者
C.方其未有之时∕固不料后来之有此一体也∕逮既有此一体之后∕又若天造地设∕?为世所应有之物∕然自明以来∕未见有创一体裁新人耳目者
D.方其未有之时固不料∕后来之有此一体也∕逮既有此一体之后又若天造地设∕?为世所应有之物∕然自明以来∕未见有创一体裁∕新人耳目者
2.这段文字的核心思想后来由清末民初学者_______概括为___。
3.张潮期待百年之后创新的体裁,下列作品最能符合其期待的是( )?
A.《聊斋志异》?
B.《红楼梦》?
C.《少年中国说》?
D.《狂人日记》



2、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中的“子”“先生”均指的是孔子。
B.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C.《论语》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语录体著作,后收入儒家“五经”之列。
D.在《君子之风》中孔子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



3、单选题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茶馆》的戏剧冲突是独特的,称为“图卷戏”。作品没有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众多人物的活动带动情节的发展。
B.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茶馆》采用的足特殊的戏剧冲突。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物与旧时代的冲突。
C.《茶馆》全剧共三幕,分别截取三个时代的横断面,展现出气势庞大的历史画面。课文节选的是第一幕,时间是1898年初秋,正是戊戌变法刚刚失败,谭嗣同被问斩后不久。作者在这一幕里,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是全剧最凝练、最集中的一幕。 D.《茶馆》反映了长达50年的社会生活。在这50年间,社会上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茶馆》主要写的是从清代到解放前夕的社会变迁。



4、其他题  古诗文默写。
(1)雕栏玉砌应犹在,_____________。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2)清风徐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夫列子御风而行,______________,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4)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5)以古为镜,_______________;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吴兢《贞观政要·任贤》)
(6)_______________,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
(7)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________________,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王国维先生纪念碑》)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