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调整器,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赋予 大副度 清晰 鬼鬼祟祟
B.部署 造舆论 媲美 承前起后
C.深隧 翻一番 汲取 不容置疑
D.恩惠 录音机 览胜 通宵达旦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A项副——幅;B项起——启;C项隧——邃。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6分)
前不久,在电视台的一次策划会上,主任对一名90后实习生说:麻烦你开完会给大家订一下盒饭,按人头,我请客。结果该实习生认真地说,对不起,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这种事我不会做的。
针对这位实习生的做法,有人赞同也有人质疑,你的看法是什么,请写出理由。(70字内)
参考答案:赞成者:【示例1】这是保护自身权益的做法,实习生具有平等和社会分工意识。他敢于挑战,追求人格的尊重。 (一代有一代人的思维)
【示例2】“拒订盒饭”背后,让我们看到了可贵的权利觉醒。如你所知,当老人使唤新人成为一种“亚文化”、“潜规则”时,当这成为一种习惯性动作后,90后的实习生,还能意识到这不属于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这是难能可贵的。(指出让实习生买盒饭也是潜规则陋习)
质疑者:【示例1】导演是一项需要全局观、需要多方协调的工作,为众人订盒饭就是一个协调的过程。拒绝一次看似跑腿的差事,实际上是拒绝了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示例2】青春洋溢的年轻人,承担一些理所能力的“分外之事”是很正常的事情。我认为,不涉及新人、不涉及欺压,为愉快的工作关系,和谐的相处环境,再普通不过的付出。90后在个人能力、对社会的了解和竞争意识等方面,很多地方都超过80后。他们更现代、更大胆、更敢于表达,自我意识很强,但是很多该懂的东西不懂,比如如何谦让、克制,如何更融洽的相处等等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相对开放性的题,答题时,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选择自己的看法。在阐述理由时,要结合着文段内容,从平等意识、敢于挑战、自我权益保护、锻炼机会、承担责任和义务、协调能力合作精神等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理由。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请从下面一段文字中找出有五个关键词。(3分)
【央广网北京10月4日消息】美国卫生官员 9月30日称,美国出现了首例在本土诊断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证实了消息,未透露更多细节。德州一家医院称,患者已被严格隔离。此前,美国医院成功治疗过几位在西非确诊感染“埃博拉”的本国国民。
参考答案:美国 首例 本土 埃博拉病毒 (严格)隔离 (答出2个给1分,答出4个给2分,答出5个给3分)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段内容的基础上,从文段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即可。本段大意是美国出现了首例埃博拉病毒患者,被隔离。故可在此基础上筛选概括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读下边的图表,从广东省两类学校在校生增长变化的情况各写一条结论,就两类学校人数比较的结果写一条结论。(除年份外,不要出现其他数字。每个年份算一字。每条不超过35字)(6分)
广东省1995—2005中等职校、高校在校学生统计
结论:(1)
(2)
(3)
参考答案:结论一:中等职校在校生数量1995年到2000年略有下降,此后到2005年均呈上升趋势/从1995年开始中等职校在校生数量呈下降趋势,到2000年开始回升。
结论二:高校在校生数量从1995年起呈平稳上升趋势,到2005年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
结论三:1995—2000年中等职校在校生数量远超过高校,而到2005年被高校大大超出/1995—2000年高校在校生数量远低于中等职校,到2005年则已大大超过。
本题解析:1、要反映出两个阶段的升降变化。2、要反映出两个阶段升幅的不同。3、要反映出两类学校不同阶段数量对比。
考点:本题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点评:虽说本题难度不大,但命题思路和命题者的主观意愿是好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而且本材料贴近生活实际,这对学生的长期发展大有帮助。教学也应该尽可能的为学生的一生服务。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B.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C.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
D.政治体制能不能和日益市场化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当今中国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由于”使句子主语残缺。B“培养”与“水平”搭配不当 。 C“球衣、球鞋”不属乒乓器材。语病题做题思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病句还可以根据病句的语言标志词来识别。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