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句中画横线的连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B.无论业余作者和专业作家都要深入生活,学习社会。
C.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因为在“无论……都……”的搭配中,“无论”后面的内容如果是多项,中间连词应用“还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所以不须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清清楚楚了。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以至于(最后)覆亡,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的。
C.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抗秦)的功效啊。
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太子丹采用了荆轲刺杀秦王的策略,这才加速了祸患(的到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始速祸焉:才招致祸患的到来。
点评:本题是考查课内实词含义的变式题,命题者在本句中最重要的实词上设置障碍,意在提醒考生记住这些重要实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 园日涉以成趣? (2)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3) 而操舍鞍马,杖舟楫 (4)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 (5)孔子师郯子、苌弘 (6)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7) 悦亲戚之情话 (8)瑜等率轻锐继其后(9)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10)是故圣益圣,愚益愚(11)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1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13)乘犊车,从吏卒(14)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A.(1)(2)(4)/(3)(12)/(5)(8)(9)/(6)(10)(11)/ (13)(14)
B.(1)(4)/(3)(12)/(2)(5)(8)(9)(14)/(6)(10)(11)/ (13)
C.(1)(4)/(2)(3)(12)/(5)(7)(9)/(6)(8)(10)(11)/(13)(14)
D.(1)(2)(4)/(3)(12)(14)/(5)(8)(9)/(6)(10)(11)/ (1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中常见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用法词类活用。(1)(4)名词作状语;(2)(3)(12)名词作动词;(5)(7)(9)意动用法;(6)(8)(10)(11)形容词作名词;(13)(14)使动用法。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沛公军霸上?②素善留侯张良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⑤秋毫不敢有所近 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⑦范增数目项王?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⑨使使以闻大王?⑩此其志不在小
A.①⑦⑨/②⑤⑩ /③⑧ /④⑥
B.①⑦/ ②⑤ /③⑧⑨ /④⑥/⑩
C.①⑦ /②⑤ /③⑧ /④⑥/⑨⑩
D.①⑦⑨ / ②⑤/ ③⑧/④⑥/ 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⑦名词活用为动词; ②⑤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③⑧⑨ 使动用法;④⑥名词作状语;⑩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点评:词类活用在文言文考试中地位十分重要,它涉及到实词的理解,句子的翻译,文意的理解,所以先从课内内容开始熟悉各类词的活用十分有必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加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欲流之远者之:到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而:却
C.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以:凭借
D.而况于明哲乎于: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助词,无义;C.因为;D.对于。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