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08 21:26: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这个地区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又有一个很好的领导班子,因此,这里人民能安之若素, 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B.他是个玲珑剔透的人,知道该怎样让现场的气氛活跃起来,于是站起身做了个滑稽的动作,引得众人大笑。
C.站在山顶,放眼望去,满山的杜鹃花姹紫嫣红,真是美不胜收,他不禁由衷赞叹大自然的神奇。
D.现在想考师范的优秀高中生越来越少了,提高师资的质量,这是很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这是和提高教学质量休戚相关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不合语境。B. 玲珑剔透:①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或供玩赏的太湖石等。②形容人聪明伶俐。此句中形容人聪明。C.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与语意相矛盾。D.休戚相关:彼此祸福互相关联。不合语境,此处应用“息息相关”。四个选项的成语都为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平时学习应注意积累常用成语的意义与用法,关注成语的褒贬色彩与适用对象。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A.陶潜的《归园田居》、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兵车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都属于古体诗。
B.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明代孔尚任的《桃花扇》、清代汤显祖的《牡丹亭》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戏曲作品。
C.巴金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的小说《雾》《雨》《电》被称为“爱情三部曲”,小说《家》《春》《秋》被称为“激流三部曲”,晚年创作的散文集《随想录》被称为“讲真话的大书”。
D.欧·亨利是美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小说家,他的作品具有“含泪的微笑” 的风格。其短篇小说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孔尚任是清代的,汤显祖是明代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寥落? 无端? 惨淡? 陨身不恤
B.勇毅? 销行? 衰亡? 肆无忌惮
C.微寞? 偏安? 黯然? 桀骜不驯
D.干练? 洋溢? 气概? 一愁莫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两小题。(5分)
①人的血脉,必须通畅。②中医把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叫血脉,③如果某个部位阻塞了,④就会有瘫痪的危险。⑤文章必须上连下接,⑥一气呵成;⑦如果文气梗塞,⑧即使内容很精彩,⑨词句很优美,⑩也会失去完美的艺术光辉。
(1)从话题统一的角度看,应该删去第( )句。(2分)
(2)为使上下文连贯,应在第( )句和第( )句之间增添一个句子,请写出这个句子(3分)


参考答案:(1)②
(2)④⑤句之间; 写作也是这样。


本题解析:②与全文话题无关。④⑤句间衔接不紧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填人下列横线处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问题,自上世纪末以来,已成为中国当代的一个热门话题。____。____。____。___?_。_?___。所有这些派别,?。?
①虽有人自称”,只不过是针对全盘否定派的愤激之词,实际是革新派中的坚定分子
②各派学者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③基本上分否定派和革新派两种
④革新派也有两种,一是批判继承派,一是继承批判派
⑤否定派中有全盘否定派和基本否定派之分
⑥其中许多人的思路是经验性的,即用列举传统文化中的优缺点的方法来论证他们的主张
A.③⑤⑥④①②?
B.③②①④⑤⑥?
C.②③⑤④⑥①?
D.②③①⑤④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