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七)
A.府史之所蹲伏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惟杉能遂其性其孰能讥之乎 C.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D.君以客饮于堂上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
2、阅读题 阅读以下选段,回答问题。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祓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先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曰:“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鄣,无成是无孟氏也。我将弗堕。”十二月,公围成,弗克。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史记·孔子世家》)
小题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四方皆则之则:效法
B.必具官以从具:众多
C.孔子趋而进趋:快步走
D.小人有过则谢以文文:掩饰
小题2:下列选项中“诸”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2分)
A.尧舜其犹病诸
B.国人追之,败诸姑蔑
C.举直错诸枉
D.投诸渤海之尾
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孔子有“为政”才能的一组是(?)(3分)
①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②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
③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
④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⑤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
⑥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⑤⑥
D.③④⑤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3分)
②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3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岁己未,河朔大旱,远迩焦然无主赖。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④小数,靡不为之,竞无验。既久,怪诬之说兴。适民家有产白驴者,或指日:“此旱之由也。云方兴,驴辄仰号之,云辄散不留。是物不死,旱胡得止?”一人臆倡,众万以附。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日:“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篓亦惟所加。劳辱以终,吾分然也。且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置斯酷与?孰诬我者,而帅从之!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殷之旱也,有桑林之祷,言出而雨;卫之旱也,为伐邢之役,兴师而雨;汉旱,卜式请烹弘羊;唐旱,李中敏请斩郑注。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嘻,其不然!暴巫投魃②,既已迂矣,今兹无乃复甚。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人情初不怿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人无复议驴。?
【注】①厌禳(rang):祭祀鬼神以祈求消除灾祸。②暴巫投魃(ba):指令巫婆神汉在太阳地里祈雨,驱赶旱鬼。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厌禳小数,靡不为之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B.吾分然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C.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D.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其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且水旱之事,岂其所知斥鹅笑之日:彼且奚适也
B.吾生不幸为异类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C.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既已迂矣,今兹无乃复甚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寓言的形式寄托作者的见解,即通过某年大旱无雨而后久涝,庄稼不生的事实,写出灾情严重,揭露官吏无能的现实,可谓独具匠心。
B.文章写白驴托梦给镇阳帅属下,义正词严地驳斥了灾由怪说和官吏举措的荒谬,构思巧妙。
C.妙为自己蒙冤之辩,分四个层次:先诉身世不幸;再诉镇阳帅听信怪说之荒唐;三诉古今救旱方法之多,焚“我”之法荒唐;四诉只要“有利于民”死不足惜。层层深人,理直而气壮,将怪诬之说驳得体无完肤。
D.文章结尾以“未几而雨,潦溢伤禾,岁卒以空,无人复议驴”作结,呼应开头,不仅说明白驴之诉是有力的控诉,也使读者深思。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全后面问题。(16分)
颜杲卿,琅邪临沂人。杲卿以荫受官,性刚直,有吏干。天宝十四载,摄常山太守。其年十一月,禄山举范阳之兵诣阙,陷东都。杲卿惧贼遂寇潼关,即危宗社。时从弟真卿为平原太守,初闻禄山逆谋,阴养死士,为拒贼之计。遣使告杲卿,相与起义兵,掎角断贼归路,以纾西寇之势。后杲卿函贼将钦凑之首,械泉明、贾深等二贼,遣子送于京师。至太原,节度使王承业留泉明、贾深等,寝杲卿之表,自上表献之,以为己功。玄宗不之知,擢拜承业大将军,牙官获赏者百数。玄宗寻知杲卿之功,乃加卫尉卿、兼御史大夫。
杲卿既斩贼将,收兵练卒,乃檄告河北郡县,言朝廷以荣王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哥舒翰为副,统众三十万,即出土门。郡县闻之,皆杀贼守将,远近响应,时十五郡皆为国家所守。
十五年正月,思明攻常山郡。城中兵少,众寡不敌,御备皆竭。其月八日,城陷,杲卿为贼所执,送于东都。禄山见杲卿,面责之曰:“汝昨自范阳户曹,我奏为判官,遂得光禄、太常二丞,便用汝摄常山太守,负汝何事而背我耶?”杲卿瞋目而报曰:“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州一牧羊羯奴耳,叨窃恩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禄山怒甚,令缚于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比至气绝,大骂不息。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四,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性刚直,有吏干干:才干
B.阴养死士阴:暗中
C.玄宗寻知杲卿之功寻:探明
D.比至气绝比:等到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颜杲卿在代理常山太守期间,安禄山起兵反唐。颜杲卿担心叛兵顺势攻陷潼关,危及唐王朝江山社稷,于是与堂弟颜真卿联手阻击叛兵。
B.颜杲卿整饬军队,训练士兵,同时发布了朝廷从土门准备反击叛贼的消息,得到了许多郡县百姓的响应,当时就替朝廷守住了十五个郡。
C.天宝十五年,史思明攻打常山郡。因为寡不敌众,加之耗尽了守御的装备,常山城被攻陷了,颜杲卿也被叛兵抓了起来送到了东都洛阳。
D.当安禄山指责颜杲卿辜负了当年他的上表推荐而与他为敌时,颜杲卿则以牙还牙,表明了自己忠于朝廷的决心,揭露了安禄山狼子野心的本性。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遣使告杲卿,相与起义兵,掎角断贼归路,以纾西寇之势(5分)
(2)城陷,杲卿为贼所执,送于东都。禄山见杲卿,面责之曰(5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①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②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惄③然愧,以意自闵也,告吏曰:“微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老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也。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
注:①劬(qú):勤劳。②窳(yǔ):懒惰。③惄(nì):忧思。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搔:通“骚”,扰乱。
B.楚亭旦而行瓜——行:巡视。
C.此梁之阴让也——让:谦让。
D.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信:守信用。
2.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成分,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
A.(边县令)与楚邻界
B.尉以(楚亭之瓜)请宋就
C.楚亭旦而行瓜,(梁亭人)则又皆以灌矣
D.因具以(梁亭之为)闻楚王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报怨以德”的效果的一组是
[? ]
①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
②楚王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闵也
③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
④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
⑤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
⑥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4.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由于梁亭瓜比楚亭瓜好,楚亭人就趁夜晚到梁亭瓜园捣乱,这反映了一种嫉妒心理。梁亭人打算实施报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B.宋就让梁亭人晚上暗中帮助楚亭人浇灌瓜地,表现了他大度宽容的胸怀。楚令了解真相之后,得意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
C.楚王知道“梁亭之为”后,又忧愁又惭愧,拿出厚礼道歉,并请宋就把这些礼物转交给梁王,显示出楚王愿意交好邻国的诚意。
D.文章中引用古语和老子的话,启示后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乃至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可以从“梁楚之欢”中汲取有益的经验。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