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09 20:40: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句子,在横线处再写一段话,要求与前面内容意思连贯。(4分)
跋涉是净化灵魂的熔炉,是一曲美妙的生活之歌,它不仅仅是痛苦,也有欢乐。
跋涉是      


参考答案:跋涉是通向成功的捷径,是一部曲折的人生历史,它不仅仅是前进,也有后退。
跋涉是磨练意志的炼狱,是一段悲壮的成长过程,它不仅仅是艰辛,也有豪迈。


本题解析:学生写出的话中应有两个暗喻句,(2分)“不仅仅是……也有……”的内容要与前面的比喻句统一,(1分)与原句意思连贯(1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为了防止这类小煤窑的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市里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强了对小煤窑的管理。
B.他向文物部门捐献了一枚祖传宝珠,具有很高的观赏和保存价值。
C.中国足协将采取有力的措施,制止球迷揭发少数裁制的黑哨现象。
D.据《光明日报》报道,目前我国居民百分之四十三的储蓄用于子女的教育,这个比例已超过了用于养老或购房的储蓄比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为多重否定失误,B项为杂糅或成分残缺,C项为歧义句,可改为“制止少数球迷揭发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1)我时时_________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天地里,体会最细微的感情,捉摸耐人寻味的思想。
(2)随着时间的变化,传统中的某些成分会变得无处可用而逐渐淡化_________衰亡;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积淀而成为传统的新成分。
(3)2009年5月8日,一名12岁的伊朗男孩在伊内政部成功报名参选伊朗总统。不过根据伊朗法律,他不能通过资格_________。
(4)时间不是消解剂,三十年的_________,鲁侍萍与周朴园的情感纠葛没有涣然消解,他们的不期而遇更集中地展示了人性的冲突。
A、徜徉 以至 审察 功夫
B、徜徉 以至 审查 工夫
C、徘徊 以致 审察 工夫
D、徘徊 以致 审查 功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看下面这幅《依法了之》的漫画,按要求做题。

(1)介绍漫画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文字揭示漫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
(1)这幅题为《依法了之》的漫画,画面上,一个身着制服的执法人员提着一只从标有“制假售假”字样的螃蟹身上折断一只蟹钳,得意洋洋地走了,而那只被罚款的螃蟹心存侥幸,心里想着“元气未伤,咱照样横行”。
(2)该漫画形象地讽刺了某些治标不治本的处罚行为。(或它提示人们:对违法乱纪者,必须严厉打击,做到斩草除根。)(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5分,“∥”处可断可不断)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