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六)
2017-08-09 20:56:0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示例相同的一项是?(?)(3分)
示例:而莫之夭阏者。
A.都督阎公之雅望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今臣亡国贱俘
D.乐夫天命复奚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示例是宾语前置,“夭阏之”;A 定语后置,“雅望之都督阎公”;B 介词结构后置,“于坳堂之上覆杯水”;C 判断句 ;D 宾语前置,“疑奚”。 对于特殊句式,平时复习要学分归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对有关文学名著的解说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爱情和婚姻纠葛是《家》情感发展的主要线索。小说写了觉新的爱情刚刚萌芽就被旧礼教所扼杀,觉民屈服于包办婚姻而酿成悲剧,觉慧反抗家长的干涉争取自由结合。 (巴金《家》)
B.法院决定逮捕爱斯美拉达,流浪汉们赶来营救,遭到国王军队的镇压,死伤惨重。 (雨果《巴黎圣母院》)
C.大卫受尽虐待,只有佩葛蒂始终在保护他,使孩子体会到人间仍有温情在。(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D.“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等等,这些都是孔子在教育方面的精辟的言论。(《论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 (分别是觉慧、觉新和觉民)
点评:文学常识虽然最近几年考得不多,但是一些重要的作家和作品一定要求学生读,该记忆的也要背过。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落luò沦落落款光明磊落丢三落四
B.没mò出没没有抄没没齿不忘
C.难nàn难友刁难 大难临头质疑问难
D.宁nìng宁可归宁宁缺毋滥 宁为玉碎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A丢三落四;B没有;D归宁)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
在春山外。”其中“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句以水喻愁,李煜《虞美人》词中运用了相同手法的诗句是:“??。”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句运用了递衬(以好衬更好或以坏衬更坏.也叫正衬)手法,柳永《雨霖铃》词中运用了相同手法的诗句是:“??。”


参考答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月亮是诗人抒情达意竞相选取的一种意象,?。“月是故乡明”是异乡游子对家乡深切思念的外观。
①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②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也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③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④月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思乡的意象?⑤连天上的月亮也是故乡的又圆又亮?⑥游子流浪在外,思念家乡,总觉得无论什么事物都是故乡的好
A.⑥②⑤①④③
B.③④①⑥②⑤
C.③①④②⑥⑤
D.⑥⑤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这是一道考查语句连贯能力的题目,答题时应仔细分析该段文字的语境,分析需排序的六句话的内部关联。题中,③句中的“它”代指“月亮”,紧承横线前的句子,应排首位。①是③的例证,应紧承其后。②是④的例证,⑥⑤两句紧密相连,共同表达一个意思。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