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2013年4月23日是第18个“世界阅读日”。某媒体机构对中国人的阅读现状做了相关调查,其中两项数据如下:
材料一
2012年中国人平均阅读量
专业图书(本)
| 新闻娱乐报刊(份)
| 其他期刊(份)
|
4.39
| 77.2
| 6.56
|
【注】 统计对象为18~70周岁人群。
材料二
2012年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对比
【注】 单位为本。
小题1:以上两则材料中的统计数字,反映了中国人在阅读方面存在什么问题?(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简要阐述你对此问题的看法。(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与其他国家比较,中国成年人的纸质阅读量明显偏少,(1分)而且以消遣性的报刊阅读为主。(1分)
小题2:示例一:我国成年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十分必要的。(1分)首先,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走出校园的成年人要以知识为导师,自觉地阅读学习,才能更好地走过漫长的人生路。其次,只有努力提高阅读品味,才能不断充实自我,让人生更丰富多彩,让视野更开阔。因此,我国成年人有必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4分)示例二:我认为不一定要刻意地阅读纸质材料。(1分)首先,我们生活的环境本身就是一个“万花筒”,成年人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无形的阅读。其次,阅读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和爱好,选择具体的阅读方式。因此,不一定要拘泥于纸质材料的阅读。(4分)
本题解析:第(1)题考查图表文字转换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审清题干中“问题”一词的要求,迅速地判断出中国人纸质阅读中存在的不足,如“人均阅读量”“阅读内容”等,然后再将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虚化抽象,将数据转换为文字表达的规律,如由阅读“新闻娱乐报刊77.2份”可以抽象出“阅读内容档次不高”等。第(2)题要求对中国人纸质阅读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论。答题时,可分两步,一是紧扣“纸质阅读”这一重要前提,亮明批评或带有辩解性质的观点。二是围绕自己的观点,阐述使自己的观点成立的理由,持批评观点的,理由就在表格的数据中,答案相对容易组织;而如果持肯定观点,理由务必要从“纸质阅读不等于所有的阅读”的角度去引申,这样的辩解才不会显得强词夺理。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百家讲坛》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B.在我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套高档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C.他是个计算机专家,又会两种外国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
D.你游桂林的山水,见到那些构造奇妙的山洞,一定会说是鬼斧神工,天造地设。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项“万人空巷”是指人都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B项“大方之家”是指有学问有见识的人。C项“不耻下问”是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纂夺打鱼船和盘托出数码相机
B.声纳一滩血电磁辐射秀外慧中
C.换挡驾驶舱文过饰非白浪滔天
D.果腹编者按攻城略地相辅相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中“纂夺”中的“纂”读“zuǎn”,这里应为“篡夺”,“篡”读“cuàn”;B项中“一滩血”应为“一摊血”;D项中“相辅相承”应为“相辅相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请依照下面示例的思路写出三种境界。
示例:丰子恺借用三层楼,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三种境界:
第一层楼:物质生活
第二层楼:精神生活
第三层楼:灵魂生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王国维借用宋词,形象地表达了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立志高远)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勤奋努力)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终于成功)(不设统一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第17届仁川亚运会的会徽,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其创意。(5分)(不超过50字)

参考答案:会徽主体为ASIA(亚洲)的第一个英文字母A的大写,像一个巨大的翅膀,其左上方是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象征着全亚洲人民手拉手一起飞翔的主题。(每条2分)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险要之处图案中的各项因素,如:主体是英文字母A的大写、左上方是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然后根据“17届仁川亚运会会徽”这一题目进行联想和想象,分析图案中各因素的象征或比喻意义。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