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学类文本阅读》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8-09 21:08: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人人都有糊涂时 在日常生活中,心不在焉、细小的疏忽和不由自主的失言是司空见惯的。有些人甚至忘记出席重要会议,忘记自己的生日。这种疏忽通常是因未来事务记忆失误导致的,对未来事务的记忆是协调和安排大部分日常活动的关键,如出门时带上钥匙或雨伞、赴约、吃药等。德国心理学家马克·麦克丹尼尔博士认为,这一使我们能够计划和安排未来活动的思维进程与前额脑皮层的神经活动有关。因此,如果大脑的这个部位受伤,会导致心不在焉和记忆失误大量出现。 但是,即使大脑完全健康,也会出现心不在焉的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如果我们忘记一个重要的日子或重要的约会,事情就会发生变化,疏忽者会被指责为不尊重他人。一般而言,我们周围的人很少出现影响工作日程的重大疏忽,反复失约的情况也很少出现。因此,专家建议我们使用记事本或其他能够帮助我们记住工作的做法,他们认为这种技巧是最有效的。心理学家研究了人们为记住某件事情而改变日常用品的位置在大脑中出现的反应。麦克丹尼尔博士发现,在大脑的同一区域内,我们的记忆会同时存储要记住的事件,如约会和我们为此所留的记号。当我们再次看到所留记号时,那个区域就会重新出现事件的信息,并将其传送给大脑。所留的记号越醒目,记忆出现失误的可能性越小。 当然,不是所有的心不在焉都是因记忆失误所致。精神分析原理显示,遗忘都是有原因的。这些心不在焉的行为表明我们潜意识中的某种心理因素受到压抑。忽略一项工作可能表明拒绝工作的潜意识;在恋爱时失约表明我们对等待的人有一种未表明的拒绝态度。弗洛伊德认为,这种行为从来不是偶然的。 在许多学者和天才人物身上也会出现类似情况。他们专心致志地投身于发明创造之中,对外界毫不关心。在艺术和科学史上,在做出惊人成就的同时,行为荒唐的“分心”智者屡见不鲜。有人甚至认为,神经错乱是富有创造力的天才人物的特点之一。亚里士多德曾问道:杰出天才人物的精神健康出了什么问题呢?为什么在哲学、政治学、诗歌和艺术界所有杰出人士都明显地性情暴躁?心理学教授费尔南德斯认为,天才人物在技能、才智和创造力方面具有天赋,但在自控能力、心理平衡和社会交往方面通常很令人失望。因此,这就是某些天才人物不拘小节和对世俗事务不感兴趣的原因。 11.下列关于“未来事务记忆”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未来事务记忆不是记忆过去的事,而是记将要发生的事。 B.人们大部分的日常活动都靠未来事务记忆来协调和安排。 C.未来事务记忆与人的大脑中前额脑皮层的神经活动有关。 D.未来事务记忆失误造成的都是细小疏忽,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12.下列理解或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使用记事本帮助我们记住工作的技巧可以有效防止未来事务记忆失误。 B.记忆失误是由对未来事务记忆失误以及潜意识反感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C.若用精神分析原理解释人们遗忘的原因,所有的心不在焉都是故意的。 D.作者认为,性情暴躁、神经错乱是富有创造力的天才人物的特点之一。 13.文章第二段中,心理学家所研究的“人们为记住某件事情而改变日常用品位置” 的行为,在大脑中的反应是怎样的?请用三个短句或三个关键词语概括其过程。(3分) 答:?,?,?。 14.选文结束处“某些天才人物不拘小节和对世俗事务不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 答:? 15.你认为科学家对人们记忆的研究有何意义,结合原文怎么避免“心不在焉”的问题?(4分) 答:?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野 河 李汉荣 河在无人烟的地方流着。喂养一些野草、野花、野兔、野鹿,以及很野很野的风景。 这是一条无人垂钓和捕捞的河。鱼们游在自己的家里,不安全来自它们内部,与烹调无关。鳖长得很大,放心地上岸晾晒它们的盔甲,一如隐士,晾晒古老的经书。 树随意长着。正直的、弯曲的,高接云天的大树和不思进取的灌木,纷然杂陈,互相衬托,各自都不识自己的魅力,只顾欣赏对方的魅力,最后大家都成了魅力。材与不材是林子外面的看法,树,只欣赏对方身上的叶子。 花可以开在任何地方。水走到哪里花就追到哪里。于是蜜蜂和蝴蝶都有了飞行的路线。花停下的地方,聚集了更多的花,这是河湾,水徘徊的时候,春天就显出更多的妩媚。 野鹿来到河边饮水,为自己美丽的影子忧愁,难怪它总是横遭追捕。它想像,水的深处,是否有一片安静的林子,使它能躲过那些凶残的牙齿?鹿望着河水发呆,河水也望着鹿发呆。一些石头横七竖八地守在河边,或卧、或蹲、或静、或动、或黑、或白、或丑、或俊,全都憨厚慈祥,时间一样沉默。河心的石头,制造了许多漩涡和泡沫,自己却一无所知。 水鸟来了,许多鸟都来了。鹦鹉发现自己太小了,与天空不般配。鹤惊讶于自己的白,羡慕乌鸦的黑;乌鸦惊讶于自己的黑,羡慕鹤的白。它们都从水里发现了自己也看见了对方,它们全都想变成对方。河水哗哗笑着,打断了它们的胡思乱想:也无黑,也无白,也无大,也无小,都是好影子。 水草茂密,安静地铺张着远古的绿色。芦苇于晚风中摇曳,无数温柔的箭簇,射向岁月,射向水天一色的苍茫…… 忽然,前面出现了桥。先是木桥。有汲水女子从桥上走过,流水捧起她害羞的身影;她缓缓地走向鸡鸣鸟唱的村庄,走向静静升起的炊烟。 接着是铁桥、水泥桥,无数的钓竿垂向河面,无数道路伸向河面,无数网扑向河面。 河结束了它的“野史”。河浑浊,河淤塞,河渐渐断流,渐渐枯竭。一片荒滩出现在我面前……(选自《读者》2008年第4期) ?对孩子说 ①你必须吃很多粮食、蔬菜、水果,饮很多水和奶,才能渐渐增长自己的身高和体重。记住,是土地供给你营养让你渐渐高出土地,你不要忘了随时低下头来,甚至要全身心匍匐在地面上,看看土地的面容和伤痕。为了你站起来,土地一直谦卑地匍匐着,在伟大的土地面前,你一定要学会谦卑。 ②为了生长,你不得不多吃一些东西,这就不得不请求别的生命的帮助,这就难以避免地伤害了它们。忠实的牛、活泼的鱼、诚恳的鸡都帮助了你的生长,多少牺牲构成了生命的庙宇。看似理所当然的过程,实际却充满着疼痛和伤害。为此,感恩和忏悔应该成为你一生的功课。这样或许沉重了些,但沉重之后,你将获得真正的美德。 ③你将吃很多的盐,然后渐渐汇成内心的深海,并体会那种咸的感情。 ④你将翻过许多山,很可能你找不到通向峰顶的路径,那么继续攀登吧,许多迂回重复的路,使你的记忆弯曲并有了深度;而当你终于到达一座山顶,你会看到更远处那积雪的山峰,于是你知道,你必须不停地出发,生命就是不停地开始,只有过程,没有顶点。 ⑤你必须经历很多个夜晚,为此,你应该多准备一些灯盏。学会把灯高高地举起,不仅照亮了自己的夜晚,也为远处的另一位夜行者提示了路的存在。 ⑥永远向高处、向远处敞开胸怀,你将获得辽阔的胸怀和源源不竭的激情。 ⑦但是孩子,你必须随时把目光从高处远处收回,看看低处。学会尊重和热爱低处吧,热爱低处的人,热爱低处的劳动,热爱低处的水域,并化做一滴水汇入低处吧。最低处的海,最低处的水,养活着这个世界。 ⑧当然,孩子,我仍然没有说清楚什么,真理的金子是隐藏在黑夜的泥沙里的。为此,你必须走向你的河流,深入你的波涛,淘洗和寻觅吧,当整整一条河流都从你的手指间漫过,或许你会发现一些闪光的颗粒。 ⑨即使注定不会有什么发现,你也必须走向河流,与它一同发源,一同奔流,一同历险,一同化入苍芒。 ⑩孩子,向自己的河流走去吧……? (李汉荣/文) 小题1:. 这篇文章的标题有怎样的特点?说说看。(2分) 小题2:. ③段中“咸的感情”指什么?作者这样说好在哪里?(2分) 小题3:④段中“使你的记忆弯曲并有了深度”中“弯曲”和“深度”各指什么?请结合上下文说说看。(2分) 小题4:. ⑥⑦两段在内容上相互矛盾吗?为什么?(2分) 小题5:作者说了那么多,但在⑧段中还强调说“我仍然没有说清楚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把你的推断写在下面。(2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绝交的诗意 留白 ①绝交是个耐人寻味的举动,它必得满足的一个条件恰恰跟它的结果构成反对。千金易得,知音难期。朋友该是人世间最能给人安慰和温暖的东西之一吧,何以先“交”而后“绝”之?不用说,那原因一定很复杂,其情感也势必很激烈,而绝交的诗意也正在于此。 ②古人耿直,乃好绝交。《论语》里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易》也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可见先秦时代对友谊的好处已经颇有会心,尽管最爱研究君子与小人分野的孔子,还时常有“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感叹,但总的来说还不失为“温柔敦厚”。到了汉代,绝交的举动也随着人的内在自我的日益觉醒而火药味渐浓。这一时期断交的故事颇为不少,但把绝交当成天大事写进文章且青史留名的,东汉的朱穆要算第一人。品行很方正的朱穆,有感于一个叫刘伯宗的朋友“一阔脸就变”的丑行乃愤而与之绝交。他写了一封绝交信历数刘伯宗阳奉阴违的事实,还附了一首绝交诗云:“北山有鸱,不洁其翼。飞不正向,寝不定息。饥则木揽,饱则泥伏。饕餮贪汙,臭腐是食。填肠满嗉,嗜欲无极。长鸣呼风,谓凤无德。凤之所趣,与子异域。永从此诀,各自努力。”诗中朱穆自比为__________,斥刘伯宗为__________,骂得好不痛快!事实证明,朱穆果然开了一时风气。蔡邕在《正交论》里有“疾浅薄而携贰者有之,恶朋党而绝交者有之”的话,说的正是当时的盛况。后来南朝梁代的刘孝标甚至还写过一篇《广绝交论》为朱穆隔代声援。 ③这其间,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管宁割席”了。因为朋友华歆在锄地时发现一片金子并将其掷出去(说明他眼里还是有金子),又在同席读书时被窗外车马经过的喧闹声所吸引而“废书出看”(说明他不甘寂寞),管宁就把好好的一张席子一刀两断,说:“子非吾友也。”在这则故事中,有一个在场的道具——席子,还有一个不在场的利刃——剪子或者刀。正是这一点,使管宁的绝交行为在其绝交性上超越了朱穆。撇开管宁在今天肯定交不到朋友的推断不论,那把看不清形制的刀具躲在历史的暗处闪闪发光,的确晃得我们这些现代人睁不开眼。 ④有一段日子,我一直迷恋着那些绝交的故事。我常常想到另一个更为经典的案例,故事的主人公嵇康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中国历史上的旷世奇文《与山巨源绝交书》里,魏晋之际最“酷“的美男子嵇康显得有些小题大做。读过这封绝交信的人都难免会犯嘀咕:老朋友山涛推荐的官儿你可以不做,可也犯不着“绝交”啊?绝交就绝交吧,干嘛又把人骂个狗头喷血?其实,想不通就对了。因为“刚肠疾恶”的嵇康不过借力打力,通过痛骂山涛表明坚决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治立场而已。这封信最终成为把嵇康推向断头台的引线之一。众所周知,行刑前,嵇康顾视日影弹奏一曲《广陵散》,遂成千古绝唱。可在这唯美的死亡之前发生的“托孤”事件却未引起充分的注意。嵇康没有把八岁的儿子嵇绍托付给当时在场的哥哥嵇喜,却出人意料地交给了山涛,还对儿子说:“有山巨源在,汝不孤矣。”这不能不让千年后的我们大跌眼镜。正是这一刻,死亡的诗意和绝交的诗意才令人心动地交织在一起。 ⑤对于今人来说,绝交不仅仅洋溢着童年的天真,甚至还有些残忍的奢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干嘛那么认真! 可你得承认,古人的顶真中的确散发着更多的人的气息。古之绝交者往往外表似儒而骨子里近道。朱穆写过儒学气很浓的《崇厚论》,可里面却有“德性失然后贵仁义,是以仁义起道德迁,礼法兴而淳朴散。故道德以仁义为薄,淳朴以礼法为贼也”这样放肆的话,可见他所说的“厚”其实紧贴着“道”。这和嵇康高喊的“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并无二致。礼失求诸野,道不同则不得不诉诸“绝交”。绝交其实是一种表态,这主要不是宣布和某个个体的分道扬镳,而是为在世俗与人海中奋力区别自我而发出的一声近乎绝望的呐喊。现代人绝交行为的减少不是出于理性的成熟,而是少了一些执着与操守,多了许多得过且过的私心杂念。 ⑥我的绝交的故事主要集中在童年,但二十多岁时也和朋友写过绝交信。关于此点我只想说,绝交的滋味是很苦的,尽管里面多少残留着一些古典的诗意。 (选自《文汇报》05.5.13,有删改) 小题1:.第①段,“它必得满足的一个条件恰恰跟它的结果构成反对”这句话中的“条件”和“结果”是指□和□。 小题2:.第②段,多次引用孔子的话。引“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为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第②段画横线的地方,应填入词语为:诗中朱穆自比为□□□□,斥刘伯宗为□□□□。 小题4:.对第③段的“那把看不清形制的刀具躲在历史的暗处闪闪发光,的确晃得我们这些现代人睁不开眼”一句话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那些不在场的剪子或刀的突然出现,令现代人大惑不解。 B.管宁断然绝交的理由与其过激行为,令现代人无法理解。 C.作为现代人是不赞同管宁与华歆因某些小事而断然绝交的。 D.管宁断交的决心与彻底的做法,让现代人大为感叹与钦佩。
| 小题5:.第④段,嵇康已与山巨源(山涛)绝交,为什么却将儿子“托孤”给山巨源?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对第⑤段“对于今人来说,绝交不仅仅洋溢着童年的天真,甚至还有些残忍的奢侈”一句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人多了一些私心杂念,失去了童年的淳朴与纯真。 B.由于理性的成熟,今人反而缺少了勇于绝交的勇气。 C.今人少了一些执着与操守,因此绝交成了一种“奢侈”。 D.一些今人抱有得过且过的态度,失掉了古人顶真精神。
|
小题7:.从全文看,你认为绝交的诗意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扬州八怪传》序言
扬州八怪是指康乾年间活跃在扬州的一批大艺术家,他们往往书画俱佳甚至是诗书画三绝,不少人还善治印。八怪也不就是指八家,趣味相近而又画风相似的有李鳝、汪士慎、高翔、金农、郑燮、黄慎、李方膺、罗聘、高凤翰、华喦、闵贞、边寿民、陈撰、杨法、李勉诸人。神有八仙、人有八元、马有八骏,唐宋散文也有八大家,这些“八”,都有“八”的内容。“扬州八怪”之“八”,诸人说法不一,说法比较集中的还是李鳝诸人中的前面那八位,取得共同语言,也无妨凑个“八”数。扬州人讥讽相貌丑陋者为“丑八怪”,现在以“八怪”实指这一批大艺术家,明显地是出于贬抑。“八怪”怪在哪里?说得简单些,一个是做人不合时俗,一个是为艺我从我法。不合时俗倒也罢了,偏偏又要大张挞伐,攻讦时俗;作画另成一格倒也罢了,偏偏社会上又有许多人赞扬备至,声名越来越大,许多人都想从他们的笔墨中间领略一点罕见的怪味。
关键在于,觉醒的人群日益改变了对于异端的态度。一个特定的时代都有他足以维持统治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不蹈规矩者,重则为逆,轻则为怪。立身如此,为艺也是如此。八怪被人攻讦的地方,离不开不遵成法,不追古风,笔墨恣肆,啸傲士林,再则便是好出狂言,臧否人物之类。封建专制的权威已成明日黄花,拟古的山水充其量不过在华夏艺术史册中占并不显眼的一页之地位,这样的怪又何悖之有?变换角度观察,这样的怪,宛如磐石之下曲折昂首的黄山之松,宛如撕破黑幕的耀目之电。说为人,这样的怪,又正显示着智者痛苦之变形;说为艺,这样的怪,也正显示着大胆革新辉煌之实迹。
八怪所处的时代不是康乾盛世吗?但是,我们应看到,康乾之治不同于汉唐的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简言之,这是一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康乾之治,估计得充分些,也不过是封建专制时代的回光返照。更何况,康乾两代的文治都不是呈水平状态发展的,他们的晚年,特别是乾隆中期与后期为帝国的安宁留下了众多的隐患。这是一个希冀与失望并存,光明与阴暗交迭,处处似乎还有生机但又处处使人窒息的时代。这样的时代造就不了揭竿而起的大英雄,因为时机尚未成熟,但这样的时代为造就一批思想性格中充满矛盾的、被世俗目为怪异的人物,则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这批人物的出现,是沉沉黑屋中的智者的觉醒,也是社会即将发生大变动的一种征兆。
八怪的艺术品,今天看来,依然有清新活泼之感。回话首先要画出他对事物的认识,这是西方艺术大师的语言;“师古未若师物,师物未若师心”,这是中国艺术大师的语言。有出息的画家要从物象里画出他自己来。明清之际,画风日颓,由于皇室贵族的宠爱,师古拟古之画被尊为主流,他们绘画题材狭仄,笔色浓润,摹仿逼肖。他们画出的只是一种未敢越雷池一步的自己。但是,他们的影响遍于各地画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的画风,把中国的绘画艺术引入了绝境。在艺坛严寒肃杀的季节里,无法避免会有春雷。石涛、八大山人的艺术是春雷,八怪诸人所形成的声音更是隆隆的春雷。他们在绘画里表达了平民对于生活的见解,为后代艺术的长足发展拓宽了道路。说他们是磐石之下曲折昂首的黄山之松,是并不为过的,他们真正是不怕丢官、不怕坐牢、不怕终身贫贱而顽强地表现着自己的一群,在中国艺术史上,他们是屹立于历史潮头的人物,是值得人们缅怀追忆的革新的一派,幸勿以派轻视他们。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回答:八怪诸人来自四方,汇为扬州八怪,是什么原因促进了这种历史的偶然?说偶然也是偶然,但偶然源于必然。应当说,康乾之世,号称东南一大都会的扬州有一种磁力,吸引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异端人物聚集在这里,形成一种气候、一种流派。这种磁力的形成,主要是商业的繁荣。清初帝国一统,中枢的供给,大半仰于东南。从中央到达东南的生命线是这条运河。扬州居运河与长江之交汇处,自然地成为漕运、盐运的枢纽,成为吸引万商云集之繁华都市。和南京北京相比,商业的自由多少保护与纵容了思想与艺术的自由,初见端倪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和风,把一批自由的种子吹聚在这里发芽滋长。当日苏杭自然也属商业大埠,金农便是杭州人,杭州人所以要赶到扬州来充八怪之数,考其原因,盖出于扬州画坛传统势力,相对地显得比较薄弱,这里画坛的冻土层易于冲破。先是来了石涛,若干年后,福建的黄慎、安徽的汪士慎、浙江的金农、南通的李方膺也来了。他们和本地的高翔、李鳝、郑燮以及他们的晚辈罗聘或为风雨至交,或为诗画之友,客观上形成了一种风格相近、趣味相似的画派,人杰与地灵之间形成了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将“扬州八怪”与神有八仙、人有八元、马有八骏、唐宋散文有八大家相提并论,明显地是出于贬抑。
B.“这样的怪,宛如磐石之下曲折昂首的黄山之松,宛如撕破黑幕的耀目之电”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智者痛苦之变形和大胆革新辉煌之实迹。
C.作者通过“简言之……”“估计得充分些……““更何况……”等句子,导出康乾盛世“是一个希冀与失望并存,光明与阴暗交迭,处处似乎还有生机但又处处使人窒息的时代”的结论,意在表明“八怪”的出现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离不开时代的造就。
D.作者引用西方艺术大师和中国艺术大师的语言,并通过对比,抑彼扬此,指出只有遵循“师古未若师物,师物未若师心”的艺术准则,画家才能从物象里画出他自己来,而成为“有出息的画家”。
E.明清之际,师古拟古之画题材狭仄,笔色浓润,摹仿逼肖。作者批判此类画风,正是为了凸显扬州八怪画风的清新活泼。
(2)作者为什么说“扬州八怪”的出现“说偶然也是偶然,但偶然源于必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扬州八怪”怪在何处?请结合文本从“做人”和“为艺”两个方面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扬州八怪的为人为艺,有人赞美,认为他们是“艺坛严寒肃杀的季节里,无法避免”的“春雷”,而有人认为他们标新立异,有类于当今社会上炒作自己的哗众取宠之辈,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请结合文章,给出自己的见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罗马与汉长安
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汉帝国崛起于亚洲东部,而古罗马也在欧洲逐渐走向繁荣。但是长安和罗马有着很不相同的城市发展脉络。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经过缜密论证,考虑的是管辖辽阔疆域的安全需要,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根本利益, “先政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络十分清楚。对比之下,罗马城是自然形成的都城,早在公元前753年就已建城,早已有相当的经济文化基础,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终于变成了古罗马之都,并在帝国之初达到全盛,其发展脉络刚好与长安相反。
因为城市发展脉络的不同,他们的文化发展脉络也不同。长安文化在很短的时间里依靠强大的国家力量快速崛起,而罗马文化则是继承了希腊文化甚至埃及文化发展而来,发展过程有几百年之久。
长安文化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这是由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决定的。但是长安文化又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其他思想流派只要和最高统治者意愿相合,就能得到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长安文化以周秦文化为基础,广泛吸取了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从而形成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它既代表了本国甚至本大洲文化的最高水平,又带动了周围广大区域内的文明进程,而且它还促成了世界最大的单一民族——汉族正式形成。
长安文化作为一种集大成的新兴文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愿意探求和吸纳其他文化来充实自己。张骞在西方人之前最早开通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中国人对自己以外世界的一次大探求。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博望”二字恰如其分地道出了长安文化的探求性。
罗马文化中没有一支像儒家思想那样独大的至尊核心,奥古斯都称帝,但共和思想和法则依然深入人心,即使是逐渐兴起的基督教文化也没有改变罗马文化多元的特质。罗马帝国广阔疆域内,大大小小的诸多城市都被允许按照首都的模式去建设和发展,而在中国,地方城市的建设是不能同首都平起平坐的,同时罗马城中众多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长安城中不可能有的。只是到公元392年,基督教才发展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成为至尊一元的宗教文化,但这时距罗马帝国的解体已只有几年时间了。
长安文化和罗马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宗教性。长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的倾向,但是按照儒家“敬鬼神而远之”的理念,长安文化中的宗教元素始终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而儒家的“仁爱”思想使长安文化洋溢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在这种人文精神的推动下诞生的《史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罗马文化继承了古希腊开明而松散的多神信仰,充满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这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在蛰伏数百年后又成为文艺复兴能在意大利发端的历史渊源。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逐渐强大,罗马甚至成为基督教教廷所在地,这与宽容而多元的罗马文化背道而驰。
1.下列选项不属于长安文化范畴的一项是(? )
A.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考虑的是安全,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先政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络十分清楚。
B.长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的倾向,但这些宗教因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始终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
C.长安文化具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它广泛地吸取了长安以外的异地及少数民族文化乃至域外文化,具有一定的探求性。
D.长安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洋溢着强烈的人文精神。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罗马帝国时代,罗马文化没有一支像儒家思想那样独大的至尊核心,而是呈现文化多元的特质。
B.长安文化崛起时间短、速度快、内容少、空间大,所以才广泛吸取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
C.罗马文化继承了历史文化传统发展而来,而长安文化则没有,只是包容和吸纳其他思想流派及域外文化快速崛起。
D.汉帝国与古罗马都是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兴起的,其文化有共同的特色,就是非宗教性并具有人文精神。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汉帝国中,没有一个城市在规模上与汉长安城同样大或者超过汉长安城。
B.在欧洲,如果没有基督教的兴起和发展为国教,没有至尊一元的宗教统治欧洲,没有中世纪宗教神学时代,让罗马的多元文化与人文精神一直发展下去,那么,就可能不会产生文艺复兴运动。
C.罗马城的形成发展之所以漫长而缓慢,是因为罗马城的政治军事早于其经济文化的发展。
D.汉族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兼收包容其他思想流派乃至域外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