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九)
2017-08-09 21:12: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属环境描写,对其作用分析最佳的一项是?
[? ]
A.以景色的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激昂。
B.以听众的静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衬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野马也,尘埃也,?。天之苍苍,???
(《庄子·逍遥游》)
(2)?,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3)春花秋月何时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4)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5)?,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
(王实甫《长亭送别》)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10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小题1:简析这首诗颔联的意境。(3分)
小题2:联系本诗意境,分析“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3分)
小题3:结合全诗看,这首诗是如何写出诗人的“寂寞”的??(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满江红 暮春
             辛弃疾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如今何处也,绿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注】①绿云:代指美人,古人常以美人代指对理想的渴望与追求。②谩:简直,真个。
1.这首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分析景与情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下阕假托所思美人之不得相见而抒写内心的愁苦,那么“闲愁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句子作答),由此看来,婉约词和豪放词在表情达意上有时是相通的。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离亭燕
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这是一首金陵怀古词。张昪:南宋初人,作者经历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转变。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霁色:雨后初晴的景色。③低亚:低垂。
(1)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2)赏析上阕“水浸碧天何处断”一句中“浸”字的妙处。(3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