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需要掌握的应试技巧有: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等。此题中,A项中“不仅催生出大都市与中小城市、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的“泛二元”的格局,而且把城乡切割为二元结构”应改为“不仅把城乡切割为二元结构,而且催生出大都市与中小城市、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的“泛二元”的格局”;B项中“必须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作为改革重点”中“从”改成“把”。C项中“矛盾文学奖对于公众的困惑”应该改成“公众对于矛盾文学奖的困惑”。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第I卷文言文中,明崇祯帝认为黄道周“性偏执”,不是能够挽救时局的人。清乾隆帝却认为黄道周“立朝守正”,是“一代完人”。根据原文,联系现实谈谈你对黄道周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考查病句的题目。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A语序不当,“和”表示并列,当有两个“和”的时候,要考虑前后的一一对应。前面是“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后面是“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对应不当,应是“从理论上作了深刻的说明,从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所以正确的语序是“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C成分残缺,句子无主语,“听了……”和“对我……”两句没有主语,把“听了”去掉。D“有110种鲨鱼正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界”中“正处在……边界”搭配不当,应改为:正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缘。故答案选B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请对下面这篇博文进行回复点评,要求观点鲜明,语言准确、生动、得体。(80字左右)(6分)
2010年6月,某大学丁副教授发表博文,建议把朱自清的《背影》从语文课本中删去,他以《背影》中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为由,指出《背影》宣扬违法行为和病态的审美,并表示朱自清文风孱弱病态,近乎无病呻吟。该建议一出,引起各界人士议论纷纷。
回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我不赞同你的观点。《背影》更大的意义在于文学教育和情感教育,朱自清的文笔细腻,《背影》故事情节真实感人,请问丁教授,您见到哪位读者因为读了《背影》,而在铁道上被火车撞到?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