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8-09 21:38: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伶(pīng)
(huán)
(qí)
(bó)
B.红(fēi)
州(làng)
(yūn)
灭(jiǎo)
C.钗(chuàn)
(shì)
(chù)
(hán)
D.奉(gòng)
(dào)
(yù)
丽(guǐ)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想当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莫道不销魂,卷帘西风,?。(《醉花阴》)
(4)羽扇纶巾,谈笑间,?。(《念奴娇?赤壁怀古》)
(5)???臣等不肖,请辞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3、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可以说,在整个中国历史乃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史上,以毕生精力探讨改造国民性或民族性的,莫过于被毛泽东誉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鲁迅先生了。
B.段祺瑞在帝国主义的压力下,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三一八”惨案,伤亡人数约有200多人,李大钊、陈乔年等也被打伤。
C.将35860名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全部安全撤离回国,中国政府用12个日夜,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的历史。?
D.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成为第一位中国大学女校长,一定是杨荫榆一生最志得意满的时刻;然而,她在这个职位上只待了一年半就狼狈离职。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每小题2分)
 ?我常以"人就这么一辈子"这句话告诫自己并劝说朋友。这七个字,说来容易,听来简单,想起来却很深沉。它能使我在软弱时变得①积极,骄傲时变得②欢愉,颓废时变得③勇敢,痛苦时变得④谦虚,对任何事橇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称它为"当头棒喝"、"七字箴言"。--我常想世间的劳苦愁烦、恩恩怨怨,如有不能化解的,不能消受的,不也就过这短短的几十年就烟消雾散了吗?若是如此,又有什么解不开的呢?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2分)
?应改为??应改为?
(2)文中画横线句子有两处在照应上存在不当,请作调整。(2分)
???对调,??对调(只填序号)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现在的电视连续剧,十几集、几十集的习以为常
B.这次在浦东的参观尽管浮光掠影,但是仍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他俩同窗八载,一直是相敬如宾,从来没有为琐事吵过架。
D.“新的文化观念”日趋多元,常常让我们莫衷一是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常见题型》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