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8-09 21:39: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是(? )
A.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个“人人”,当然包括所有的人,任 何人也不得例外。
B.这篇小说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是,现在读起来仍有深刻的意义。
C.造纸厂排出的废物,使周围的水变得又黑又臭,许多水生动植物大量减产以致绝产。
D.不管人们在主观上承认与否,然而在客观效果上,教育总是要表现出一种为未来社会服务的职能。



2、填空题  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 孩子上学后,父母应及时向他们讲述如何管理和使用零花钱。?①?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消费欲望渐趋强烈,需要用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这时?②?不加以教育和引导,他们就可能会乱花钱。家长要经常关注孩子的消费行为,以免孩子过度消费?③?产生某种不良后果。一般情况下,家长只可救“急”,不必救“穷”,比如当孩子遏上非用钱不可?④?又无钱可用的情况时,可让孩子预支一部分零花钱,?⑤?一定要跟他说清楚:预支的部分必须在下次的零花钱中扣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与“尔来四万八千岁”的“尔”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B.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4、单选题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分析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亦仁者之心也
活:动词的使动用法,让她活,即养活她。
B 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
怀:名词作状语,表处所,在怀中。
C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
西:名词用如动词,(水)向西流。
D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一:数量词用如动词,意思是统一为一个整体。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
B.昔周公以尺寸考日出没
C.牡丹之名,或以氏,或以州,或以地
D.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