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8-09 21:47: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政府严格限制房地产开发商内部认购以及预售房私下转让,但是,个别开发商仍然我行我素,暗中违规操作,这是令行禁止的。
B.现在,“潜规则”竟然要往桌面上摆,权力“世袭”还可以如此理直气壮,竟然挂起了“稳定干部队伍”的幌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C.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我们如果不加强廉政建设,就会祸起萧墙,自己搞垮自己。
D.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能培养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于国于民都有害处。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冰岛艾雅法拉火山爆发时,喷出的柱状熔岩约有30层楼高,火山气体和羽状火山灰直冲云霄,美国 “地球观测1号”卫星的摄像机拍摄到了这一壮观景象。
B.一个半世纪的积淀,世博会历久弥新,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仅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和热情。
C.历史证明,世博会崇尚创新的精神无数次点燃人类智慧的火焰,帮助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在推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发挥着作用。
D.会上,大家就如何促进全社会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良好氛围的形成进行了座谈。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虎妈”、“狼爸”引发了人们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对孩子爱一点还是严一点,是穷养还是富养,不同的家庭不约而同地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B.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不到一周,细心的民众一定可以发现,一股“莫言热”正在我们周围悄然弥漫。
C.虽然无家可归的人数众多,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艰苦努力,使边远地区的灾民也全部得到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
D.省政府森林防火总指挥部日前下发紧急通告,要求各地加强冬至期间森林防火工作,林区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坚决杜绝火灾事故不再发生。



4、阅读题  填空。(6分)
(1)登高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登高,能开阔视野,容易产生诗情。杜甫登高,感受到“?①??,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萧瑟气势;王勃登高,俯瞰到“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②??,青雀黄龙之轴”的富庶繁荣。登高过程的艰难、登上高处的旷茫和寂寥往往更能使人产生对人生、对自然、对宇宙的怀想,辛弃疾登上北固亭,发出“凭谁问:?③?,尚能饭否?” 的大豪情、大悲愁。荀子更是从登高中细细品味到人生的哲理:“?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塑造了一个美丽热情、聪明善良而又刚烈坚定的妇女形象,它出自于冯梦龙的《 ?⑤?》中。
(3)?⑥?是19世纪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代表作有《自由颂》《致大海》等。



5、改错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俗话说:“百菜当数白菜好”。白菜的历史比粮食作物还要古远。它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古人常以白菜当做养生佳蔬。更值得一提的是,白菜不但是菜中佳品,还具有很好的医疗价值。如治伤风感冒可用大白菜根煎汤服;用白菜、辣椒熬水洗手足,可防治冻疮;用白菜、大葱、生姜煎汤温服,不但可以治感冒,对气管炎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1)上述文字中有一处用词不当,请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整画线部分的语言表达,使之前后协调照应。(字数不得增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