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8-09 21:53:4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上出重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2 )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3 )杜甫《登高》一诗中既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又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5)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遗余褋兮澧浦。(屈原《湘夫人》)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艰难苦恨繁霜鬓,??。
小题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小题3:??,蓝田日暖玉生烟。
小题4: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
小题5:执手相看泪眼,?
小题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小题7:??,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小题8:吾所以为此者,??。
小题9:??,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盘、鸟善,往往有得,??。夫以近,;???,则至者少。而????,????,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乙:小题1:子曰:“??,可以为师矣。”?(《孔子语录》)
小题2:??,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小题3:芳草鲜美,??。?(陶渊明《桃花源记》)
小题4:??,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小题5:千岩万转路不定,??。?(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6: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2、其他题  古文默写(6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小题1:?,砭人肌骨;?,山川寂寥。(欧阳修《秋声赋》)
小题2:?,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苏轼《赤壁赋》)
小题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曾子曰:“ ?,以友辅仁。”?(《论语》)
小题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夕阳古道无人语,?。(王实甫《西厢记》)
小题5: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____。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李凭箜篌引》)



3、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6题限选4题)(8分)
小题1:渔樵于江渚之上,??,驾一叶之扁舟,??。(苏轼《赤壁赋》)
小题2:积水成渊,?;积善成德,?,圣心备焉。?
小题3: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小题4:总角之宴,?。(《氓》)
人生亦有命,?。(鲍照《拟行路难》)
小题5:?,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贾谊《过秦论》)
小题6:?,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4、其他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