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09 22:02:1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的回忆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字数800左右。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要求也很少,怎样写好这篇文章呢?
1、回忆性的文章是历来中考作文中最常见的类型,写回忆性的记叙文,所写的内容都应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或见闻,因此必须使用第一人称。
2、从内容上分析,既然能由某个物件引起回忆,这个物件在当时一定有其特殊地位,所回忆的人、事、物也一定深深地打动过作者,令人难于忘怀。因此在行文过程中,一定要点明为什么由这个物件引起回忆,所回忆的内容是如何使人难忘、深深挂怀的。
3、从结构上分析,这类文章大都采用倒叙,因此写文章时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过渡性语句,以引起回忆或再次回到现实。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颗小树看到一个农民带着斧头走到他的身旁,便对他说:“亲爱的,请你把我周围的树木全部砍光,我在这里无法自由自在地生长。我既见不到阳光,根也找不到延伸的地方,四周甚至吹不进一点儿风,这些树木好像在我头上织成了拱形罗网!要不是它们妨碍我生长,一年之后我就可以成为这一带最醒目的大树,我的浓阴将覆盖住整个山谷。可现在呢?我却长得像细细的树枝一样。”于是农民就挥动斧头来为小树帮忙,在小树周围清理出很大的一片地方。但是好景不长!小树受到太阳的烘烤,还受到大雨和冰雹的袭击,最后,小树被狂风摧折在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称职的演员,是那些真正可以使自己融入角色中的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更需要这种角色意识。
 ?人生,就是没有剧本的戏剧;而社会,则是我们永远逃脱不了的舞台,每个人都必须扮演着属于自己的某一角色,有时还可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然而,有多少人能好好问问“自己到底是谁”?又有多少人真正履行好“角色”义务?
如果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对历史的责任和使命,那么这个社会也许就会多一些美好,少一些遗憾。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以和为贵”与“竞争意识”,前者为传统美德,后者为现代理念。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以和为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是否过时了?“竞争”就一定要以抛弃“和”为代价吗?“以和为贵”与“竞争意识”到底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或“水与火”不相容的关系)还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请以“以和为贵”与“竞争意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题自拟,文体自定,内容要求与“声音”有关,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深山里有块寂寞的石头,总希望有一天能够像鸟儿一样高高翱翔,虽然每次总被同类嘲笑,却不改初衷。有一天,一个叫庄子的人路过,石头对他倾吐心声,庄子说:“你先长成一座大山!”于是石头吸取天地之灵气、自然之精华,承接雨露之惠泽,拼命生长,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受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它终于长成了一座大山。
  于是,庄子招来大鹏以翼击山,天空乌云密布,雷电大作,一时间地动山摇,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之后,山炸开了,石头飞向天空,像最矫健的老鹰冲向蓝天。虽然坠落无法避免,但石头已经亲吻过那片梦想的天空,那种幸福别的石头又怎么体会得到?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