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8-09 22:08: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谏伐匈奴书》是我国古代谏疏中的名篇,目的是给君王提建议、讲道理,所以这种文章有鲜明的议论色彩,而且目的明确,措辞得体。
B.《与韩荆州书》的作者是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C.《拿来主义》的作者是鲁迅,他的三部小说集是《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拿来主义》的议论结构是先破后立。
D.《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光照千秋的演讲词,他不仅表达了对马克思的爱戴和深切悼念,而且也告诉了世人马克思是怎样一个人。


参考答案:选B 解析:李白号青莲居士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以下文字通过比喻揭示了各种人对人生的不同认识,请再补写三句。要求:①从反面写,和前面正确的人生观构成对比关系;②句式基本一致;③字数不要求完全相同。
  希望说,人生就是万绿之源的绚丽的花朵。
  成功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
  奋斗说,人生就是与风浪搏斗的一叶扁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
  悲观说,人生就是荒草丛生中的破败的墓碑。
  失意说,人生就是断线飘摇的一只风筝。
  无聊说,人生就是色味俱无的一杯白开水。(答案不唯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精粹 铮友 唇枪舌剑 原形毕露
B.诡秘 座谈 防危杜渐 天随人愿
C.就绪 璀璨 殒身不恤 九州风雷
D.装潢 敲榨 既往不咎 禁若寒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概括下面这则寓言的寓意。(3分)
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
寓意:


参考答案:看似道德的,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往往是最不道德的。集体利益不能绑架个人利益。或一帮不道德的人扮成了卫道士,扼杀无罪的人遭来灭顶之灾。要谨防打着集体、公正的旗号对别人的自由的侵犯。


本题解析:解答这类题,重在一个“悟”字上,具体来说:首先,应认真读明白故事;其次,从故事中找准切入点,即领悟;最后,用一句简明流畅的语言归纳寓意。本题中,大家为了自己的利益都要想方设法把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的人找出来,然后扔出去,这本身是不道德的事情,但是人们都是打着为别人好的旗号,很显然这是不道德的。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 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阐释的依据是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阐释的内容既有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也有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还有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