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学类文本阅读》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A.刘师培提出要用黄帝诞生的那一年作为纪元记年,以此来提醒国人牢牢记住自己是 炎黄子孙。 B.汉字的发明,数千年来,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对中华民族的万世长存起了关键的作用。 C.我们所使用的象形文字,是一种形态比较稳定的文字,其文字史蕴含着中华民族认 同的历史。 D.因中国地域广大,方言众多,导致北方的语言与广东话等南方方言差异大,造成交流沟通不便。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D(“使用公元纪年”的说法体现了一种民族开放心态,不属于“炎黄文化”范畴)小题2:D(南北方言的差异大,不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根本的深厚性”)
小题3:C(文中无“使用拼音文字会促进创新”的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回想铁生
陈村
2010年的最后一天,早上八点半,我被手机短信闹醒,去看,才知道史铁生去世的消息。接着的几天有几十家媒体要求采访,我一一谢绝。我自己写文章比记者写,真实。
他在送我的华夏社出版的《礼拜日》一书上写道:
陈村:这家出版社,这本书的装帧,这本书的作者和这本书的存有者,都与残疾有关。看来,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铁生 八九年十月。
他跟我投缘,也许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都曾当过知青,都是病退回城,都曾在里弄加工组“午餐半小时”,都属残疾人,都写作。但他站不起来了,我还能弯曲地站立和难看地短程行走,我曾跟他说,我在走向他。他的困厄比我多十倍,他的思想也深入十倍。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望望史铁生。在他那里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他们夫妇邀我住他们家,我总推辞了。我来去匆匆,住下本可以多说话,可是他的身体禁不住客人的打扰。他的截瘫,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每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
除了他的体力精力,除了同情他不能多抽烟,我和他的谈话与常人无异,谈得很快乐。残疾其实并不缺少什么,只是不能实现罢了。他常常想得比人们深入透彻,他有自己的理由和节律。他是小说家,我喜欢读他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想法和文字明净,不曾神神鬼鬼牵丝攀藤。他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他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他把自己看轻了,才能去爱自己,爱世界。
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如道在生的命题下诸多奥义。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他常常纠缠在那些排遣不开的命题,时间长了,成为习惯和乐趣。他的想法都是经过推理论证的,有明晰的线索可寻。可是,听他说话的人,因为自己的好腿好肾,常常哼哼哈哈的,懒得跟从他的思维。他更多被阅读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那样的故事只有他能写。读的时候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读史铁生的文章,和他谈话,都不会越读越狭隘。他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我常是站到自己之外,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他不是,他完整地保存自己,依然快乐。经过那道窄缝之后,快乐肯定不再张扬,应该称为喜悦了。他是用喜悦平衡困苦的人,不容易破灭。许多游戏和他无缘,他不再迷失,可以观赏自己,观赏上帝的手艺。史铁生坦然写他自己,他的一生透明坦荡,读过他作品的人知道他许多往事,也看见他的许多思索。那些困苦,经受血的洗礼后成了他的资源,以此走向内心,走通命定之路,去看他人和世界。他追问,但不控诉,不失态。
这几天重新翻看《病隙碎笔》和他送我的其他书。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的命题。关于上帝和神,关于心魂,关于爱情,关于有无,关于自卑,关于生死。他给世界找到的本质是残疾和爱情:残疾是事物的障碍,爱情是心魂的追求。他将上帝视为同行,窥探上帝作为编剧的手艺。1998年1月,我带女儿去看铁生。铁生打开电脑教她玩著名的吃豆子游戏。他说自己有时也玩两盘。这也是他的生存状态,在死神的追逐下,他飞快行走,一路跳跳蹦蹦地吃下许多豆子。这个轮椅上的人是最勇敢的人,面向真实的人生,不退缩到无知和曲解,不麻痹麻醉自己。他对许多事情兴致盎然,关心新旧科学和新旧哲学,关心今天。他的叙述强调逻辑,推理严密,用论据论证那些看似荒谬的人生命题。他一直在思索: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从身体的不能去想精神,想灵魂。他的神不是星相或星座,而在自己心中。他是无法站立的人,也是最挺拔正直的人。
2011年1月6日,复旦大学的“史铁生追思会”,屏幕上打出他的肖像。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史铁生和他的作品真诚温暖厚重。这样的作家是不会死的。(文章有删改)
1.正确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自己写文章比记者写,真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陈村的回想,请从三个角度概括史铁生是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特别写到史铁生打开电脑教作者的女儿玩吃豆子的游戏,史铁生自己有时也玩两盘的细节。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史铁生说:“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哲理深意的理解。然后结合个人体验,谈谈你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以朋友的角度写文章纪念铁生感情更真挚,更能反映史铁生真实的生活和思想,更好地表达作者对铁生的怀念和敬爱之情。
? (2)表达铁生超越了意外残疾的痛苦打击,对生命和世界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意对即可)
?2.?①史铁生是身体残疾但精神健全,勇于深入探索生命意义、世界奥秘的人。②史铁生是超越自身苦难,爱自己,爱世界,不抱怨,最懂得感恩的人。③史铁生是面向真实人生,不退缩到无知和曲解,不麻痹麻醉自己的最勇敢的(最挺拔正直的)人。(三个要点:思索生命、乐观感恩、勇敢面对,意对即可)?
3.内容上:①这一细节证明史铁生与死神争时间的真实的生存状态。②这一细节?更形象地刻画了史铁生以坚强的意志生存与疾病抗争和乐观积极的形象。③更好地表达出作者对史铁生的敬佩、喜爱、怀念之情。结构上:④?引出(“铺垫”“张本”皆可)下文对史铁生是最勇敢的人的评价。(意对即可)
?4.分析:史铁生身体残疾,但他超越了自身苦难,坦然喜悦地思索世界与生命的价值,成为一名心灵挺拔正直的伟大作家。
? 理解:身体的残疾、生活的磨难、人生的挫折、世界的不完美等等常常是个人无法避免的客观存在。
? 感想:当我们无法逃避残疾、苦难时,可以坦然接受,乐观面对,静思人生,感恩生活,最大程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围绕“残疾”,重点在面对不完美的世界和人生,我们应该怎么做。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北平的四季(节选)
郁达夫
北平自入旧历的十月之后,就是灰沙满地,寒风刺骨的季节了,所以北平的冬天,是一般人所最怕过的日子。但是要想认识一个地方的特异之处,我以为顶好是当这特异处表现得最圆满的时候去领略;故而夏天去热带,寒天去北极,是我一向所持的哲理。北平的冬天,冷虽则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
先说房屋的防寒装置吧,北方的住屋,并不同南方的摩登都市一样,用的是钢骨水泥,冷热气管;一般的北方人家,总只是矮矮的一所四合房,四面是很厚的泥墙;上面花厅内都有一张暖炕,一所回廊;廊子上是一带明窗,窗眼里糊着薄纸,薄纸内又装上风门,另外就没有什么了。在这样简陋的房屋之内,你只教把炉子一生,电灯一点,棉门帘一挂上,在屋里住着,却一辈子总是暖炖炖像是春三四月里的样子。尤其会得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的,是屋外窗外面呜呜在叫啸的西北风。天色老是灰沉沉的,路上面也老是灰的围障,而从风尘灰土中下车,一踏进屋里,就觉得一团春气,包围在你的左右四周,使你马上就忘记了屋外的一切寒冬的苦楚。若是喜欢吃吃酒,烧烧羊肉锅的人,那冬天的北方生活,就更加不能够割舍;酒已经是御寒的妙药了,再加上以大蒜与羊肉酱油合煮的香味,简直可以使一室之内,涨满了白蒙蒙的水蒸温气。玻璃窗内,前半夜,会流下一条条的清汗,后半夜就变成了花色奇异的冰纹。
到了下雪的时候哩,景象当然又要一变。早晨从厚棉被里张开眼来,一室的清光,会使你的眼睛眩晕。在阳光照耀之下,雪也一粒一粒地放起光来了,蛰伏得很久的小鸟,在这时候会飞出来觅食振翎,谈天说地,吱吱的叫个不休。数日来的灰暗天空,愁云一扫,忽然变得澄清见底,翳障全无;于是年轻的北方住民,就可以营屋外的生活了,溜冰,做雪人,赶冰车雪车,就在这一种日子里最有劲儿。
我曾于这一种大雪时晴的傍晚,和几位朋友,跨上跛驴,出西直门上骆驼庄去过过一夜。北平郊外的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以及西山隐隐现现的不少白峰头,和时时吹来的几阵雪样的西北风,所给与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伟大,神秘到了不可以言语来形容。直到了十余年后的现在,我一想起当时的情景,还会得打一个寒颤而吐一口清气,如同在钓鱼台溪旁立着的一瞬间一样。
北国的冬宵,更是一个特别适合于看书,写信,追恩过去,与作闲谈说废话的绝妙时间。记得当时我们兄弟三人,都住在北京,每到了冬天的晚上,总不远千里地走拢来聚在一道,会谈少年时候在故乡所遇所见的事事物物。小孩们上床去了,佣人们也都去睡觉了,我们弟兄三个,还会得再加一次煤再加一次煤地长谈下去。有几宵因为屋外面风紧天寒之故,到了后半夜的一二点钟的时候,便不约而同地会说出索性坐坐到天亮的话来。像这一种可宝贵的记忆,像这一种最深沉的情调,本来也就是一生中不能够多享受几次的昙花佳境,可是若不是在北平的冬天的夜里,那趣味也一定不会得像如此的悠长。
总而言之,北平的冬季,是想赏识赏识北方异味者之唯一的机会;这一季里的好处,这一季里的琐事杂忆,若要详细地写起来,总也有一部《帝京景物略》那么大的书好做;我只记下了一点点自身的经历,就觉得过长了,下面只能再来略写一点春和夏以及秋季的感怀梦境,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1936年5月27日
1.“就在这一种日子里最有劲儿”,这里“最有劲儿”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说,北平郊外大雪时晴的傍晚,给与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伟大。具体指哪些景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可知,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丰富、深沉的,试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最有兴致,最富情致,最令人欣喜”等。
(2)表达了作者对雪天屋外活动的热爱和向往。(意对即可)
2.(1)住屋使人感到温馨安逸。
(2)雪天屋外生活最富情趣。
(3)冬宵适合看书,写信,回忆和闲谈。(意对即可)
3.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不少白峰头,几阵西北风。(意对即可)
4.作者对北平的冬季情有独钟,无比眷恋;同时,北平的沉沦境况也在作者心里投下了抹不掉的阴影,从中流露出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怀。(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简要回答后面的两个问题。分)
媚 态 观 音
孙静轩
厌倦了千年不变的钟鼓之声
和那千篇一律的佛法经文
法规虽严,却关不住一片情思
你赤着双脚,跨出了天堂的大门
你侧身于神与人之间
大胆地穿一件透明的纱裙
你扭动着窈窕的身段
似乎要翩翩起舞
突然,又陷于神秘的沉默
你羞涩地微笑着
凝视着朦朦胧胧的凡尘
为了这叛逆的娜婀媚态
你全不顾背后怒目而视的护法之神
(1) “媚态观音”中的“媚态”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中的观音是一个什么样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穿一件透明的纱裙,扭动窈窕的身段,羞涩地微笑。(意对即可)
(2)充满丰富情感,追求表现自己的人性和真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