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09 22:34:0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人代会下午3时开幕,不到2时,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就站满了严阵以待的记者。
B.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把历史当作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涂脂抹粉,翻云覆雨,弄得面目全非。
C.荒诞喜剧是一种反传统的戏剧流派,它没有戏剧冲突,故事情节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
D.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坚决舍弃个人利益,决不应该畏首畏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对象不对。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B,不合语境。翻云覆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C,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完整。D,不合语境。畏首畏尾,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点评:成语的正确使用,一方面要求考生对成语的意义和使用条件能够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要求考生对试题所提供的语言材料的具体语境能够准确地把握,这样才能作出准确的选择。因此,对成语,平时的识记要对成语分类识记,可按感情色彩、望文生义、使用对象、谦敬成语、语法功能等进行分类;做题时,应细读材料,把握语境的感情色彩、陈述对象等要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边是中学课本中的诗歌作品,分类标准不一致的一项是?
? [? ]
⑴《木兰诗》⑵《石壕吏》⑶《过零丁洋》⑷《天上的街市》⑸《大堰河-- 我的保姆》⑹《沁园春长沙》⑺《周总理,你在哪里》⑻《致橡树》⑼《回延安》⑽《凉州词》⑾《敕勒川》
A.(1)(3)(6)/(8)(9)?
B.(4)(5)(7)(8)/(9)
C.(2)(4)(7)/(1)(11)?
D.(2)(10)(11)/(1)(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奇(pā)
(hǎ)达
(zhān)板
(jìng)而走
B.坎(kě)
(xù)勉
(jí)手
(shè)级而上
C.(zháo)重
(hàng)道
(hùn)沌
中规中(jǔ)
D.(jī)形
(jiè)
(xiāo)勇
(dǐ)掌而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论(yú)?
(měi)?
尔(wǎn)?
恿(sǒng)
B.发(jī)?
(qiào)?
(tián)?
然(yǎn)
C.合(cuō)?
恶(zèng)?
(yú)?
(jīn)
D.睥(nì)?
送(nuó)?
时(bèi)?
仰(zhān)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信贷活动中,银行轻易放贷,必然造成呆帐、坏帐的增加,致使尾大不掉,必然影响资金的回笼和流通。
B.举国上下纷纷捐款捐物,向四川汶川遭受地震灾难的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真该想一想,这样做,你不感到羞愧吗?
C.奥运会赛场陆续落成,中外记者参观后,他们对国家体育场——“鸟巢”这鬼斧神工的建筑赞叹不已。
D.改革开放的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许多来过中国的人都有感于二十几年中国发生的石破天惊的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中“尾大不掉”,比喻组织庞大或机构下强上弱,指挥不灵;用在此处不合语境。B项中捐:抛弃,舍弃。细大不捐,细小的和大的都不舍弃。用在这里与语境明显不合。D项中“石破天惊”原指箜篌的声音激越,出人意料。后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这里应用“翻天覆地”。C项中“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艺术技巧高超、精巧,不是人力所为;用在此处符合句意。)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