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09 22:34: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田(gěng)
(shàn)
(hè)
涔(cén)
B.分(niè)
做(wèn)
(yú)
泠(léng)
C.健(jiǎo)  
脚(bì)
知(shěn)
溶(róng)
D.然(yǎo)
(ní)
目(chēn)
湿漉(l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著名漫画家丁聪不久前去世。学者刘梦溪撰文悼念,题为“悼念文化孩童丁聪”。编者将它改为“我们失去了聪明的孩子”。请比较两个标题,说说编者这样改的理由。(4分)


参考答案:刘的标题强调这位文化人虽年老仍保持一颗童心,值得悼念。编者改的标题既保留了老人童心未泯的性格特点,又突出了这位漫画家的影响之大;既保留了怀念丁聪的想法,又巧妙利用其名字鲜明地点出其智慧。


本题解析::本题要求说明文章题目修改的理由,也就是说题目修改之后的妙处,所以,说明时力求从语言表达的得体、准确、鲜明的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选出对加粗词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
[? ]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命曰《琵琶》。
A.升官 ?长诗  字 ?乐曲,歌唱的遍数
B.贬官 ?七言诗 字 ?古诗的一种
C.升官 ?长诗  句 ?古诗的一种
C.贬官 ?词   句 ?乐曲,歌唱的遍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相信未来》中的比喻喻义深刻而丰富,对其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三节中,把“笔杆”比成“曙光”,是因为曙光光芒万丈,给人温暖的感觉。
B.“用孩子的笔体”写出了诗人意念的纯真和对未来充满希望。
C.第四小节中的“睫毛”“瞳孔”,喻指未来的人有一双明辨是非的慧眼,能够不为假象所惑,能够看清历史真相,体察生活真情。
D.“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中的“脊骨”指独立自由的思想、特立独行的人格。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曙光是清晨的光,比喻已经在望的美好的前景,说它“光芒万丈”不合适。《相信未来》一诗中运用的比喻比较多,而且喻义深刻而丰富,其他的比喻还有如:“蜘蛛网”比喻恶势力、黑暗势力,“炉台”比喻产生希望的地方,“余烟”比喻残存的希望,“灰烬”表现生活贫困,“雪花”比喻希望的火花,“紫葡萄”比喻希望的果实,“露水”比喻失望的泪水,“鲜花”比喻收获的果实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高三某班张华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严重影响了学习,班长李平对他进行了劝导,下面是他们的对话片断,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5分)
李平:①?
张华:是的,我昨晚玩游戏玩到夜深了。
李平:②?
张华:我也知道,但总是控制不住自己。
李平:③?
张华:谢谢你,我会改变的!


参考答案:①张华,你怎么上课时打瞌睡,是不是昨?晚又玩游戏睡晚了?
②你这样白天上课没精神,会严重影响学习成绩的。
③我们马上面临高考,你要学会克制自己,把精力都投入到复习中来。
(?3句每句1分,得体1分,标点1分。)


本题解析:语言的连贯一定要“瞻前顾后”,“我昨晚玩游戏玩到夜深了”一句就决定了李平的第一句话。应该与张华的上课打瞌睡有关。“但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这一句又暗示了李平的第二句话,应该是与劝张华克制自己有关。“我会改变的”又暗示了李平的第三句话,应为李平提醒张华要改变现状。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