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脚踝(kē)晕(yùn)眩孱(càn)弱卷帙(zhì)浩繁
B.挣(zhèng) 脱倾圮(pǐ)龟(jūn)裂膘(biāo)肥体壮
C.脖颈(jǐng)趿(tā)拉次幂 (mì)浑身解(jiě)数
D.麇(qún)集憎(zèng)恶不啻(chì)一哄(hōng)而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踝:huái?孱:chán? C颈:gěng?解:xiè? D憎:zēng?哄:hòng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苏轼《东栏梨花》一诗中说“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请说说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要求:①理由充分、合理;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4分)
参考答案:
诗人惆怅是因为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寄之慨:因此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如果改首句为“桃花烂漫”,则第二句的“花满城”就是指桃花,语言鲜艳活泼,和“惆怅东栏一株雪”的忧伤基调不协调。
本题解析:
《东栏梨花》,看似很平淡,好像人人都写得出这样的诗,但古今以来却只有这一首写梨花的诗篇,传诵千古,至今仍脍炙人口。至于原因,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实在不容易,只觉得他所描写的景物很美,又很亲切,真是近在眼前。
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同时柳絮写出梨花盛开的季节,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诗人见梨花而“惆怅”是因为他感到春光易逝,人生短促
柳絮飘飞,梨花亦开遍了一城的雪白。这里更加强调的是白色——春色之美原在万紫千红,花团锦簇,如锦绣般的大地——但是这里单只描写雪白的梨花(柳絮只是陪衬),更着眼于自己家门口东栏边的一株梨花——它愈开得热闹,愈引人惆怅——到这里,此诗的获烈特色完全显现出来了,一株如雪的梨花,一味强烈的白色这引起人共鸣的主要关键所在,任何人面对如此一幅画面,也会为之动容:
东坡此诗似伤春而实未伤春,一点也没有颓废衰飒的调子,只是纯美地欣赏与人生哲理地透视。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生苦短”,引人深思。
本题难度:一般
91eXAm.org
3、语言运用题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成都成为第十二届《财富》论坛的举办地主要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4分)
今年6月6日至8日,第十二届《财富》论坛在成都举行。在挑剔的《财富》杂志看来,成都这座西部城市,不仅是中国“幸福感最高”的城市,更是“外资西进、内资西移”浪潮的主要阵地,是中国新未来所在。
成都作为西南第一大城市,是国家六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成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巴蜀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商周时代的金沙遗址被考古专家发掘后,将成都建城史从公元前311年提前到了公元前611年,超过了苏州,成为中国未变遗址最长久的城市。成都在三国时为蜀汉国都,五代十国时为前蜀、后蜀都城。唐代成都商贸繁荣,与扬州齐名。宋代成都印刷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经济、历史、文化、政治。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这道题主要是筛选重要信息,由材料可以看出,本材料主要写了成都的四个方面,以第二段为重点,可逐一筛选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俨(yǎn)然
孱(càn)头
还酹(lèi)
舞榭(xiè)歌台
B、孛(bó)老
弹劾(hè)
旄(máo)节
苌弘(hóng)化碧
C、逡(qūn)巡
蝥(máo)贼
樯(qiáng)橹
前倨(jū)后恭
D、句读(dú)
属(zhǔ)文
临邛(qióng)
乍暖还(hái)寒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4分)
(1)满地黄花堆积,?,??守着窗儿,?!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2)?,谈笑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遥岑远目,?,?。(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参考答案:(1)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2)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本题解析:4分。任选一小题。每空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得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