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09 22:57:0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先帝在时,……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恨:遗憾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胡:什么
C.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或:有时候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即: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对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的泛称。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璧有瑕,请指示王
B.于是相如前进缶
C.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D.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参考答案:
A项中的“指示”,古义为“指给……看”,今义为“上级对下级的命令”;B项中的“ 前进”,古义为“走上前进献”,今义为“朝着一个目标往前走”;C项中的“宣言”,古义为“扬言”,今义为“国家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发表意见的公告”;D项古今义同,故答案为D项。


本题解析:
应当注意的是,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而双音词很少,如此题前两项的“指示”“前进”,皆为单音词。“指”即用手指出来,“示”即给人看;“前”即走上前,“进”为进献。不能混同于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4分)
①父母不应该?孩子的缺点不足。
②“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踩你脚,我真的没看见。”他?道。
③“妇女解放”这个名词在中国“五四”运动时就已?
A.庇护辩解风靡一时
B.庇护辩护风靡一时
C.袒护辩护风行一时
D.袒护辩解风行一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①都指偏向,掩护。“庇护”着重于包庇,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掩护。这是家庭教育中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上存在的问题,针对的是孩子的缺点不足,语义应比较轻,用“袒护”才贴切。②都是用语言分辨正误、真伪或是非等。“辩解”指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程度较轻。“辩护”指为了保护别人或自己,提出理由、事实来说明某种见解或行为是正确合理的,或是错误的程度不如别人所说的严重。程度较“辩解”重。这是为自己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后所作的解释,情节轻微,宜用“辩解”。 ③都形容一时很流行。但“风靡一时”语义重,还有很受人注意,影响很大,甚至是深受喜爱,令人倾倒的意思。此句所要表达的是这个名词在当时很盛行,但这其中没有深受喜爱的意思,所以应改为“风行一时”才合适。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既然群众这样要求,尽管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也要   而为之。
②要查清国有企业现有财产状况,以防个别企业、个别人借改制之机   国家财产。
③打着民主旗号搞“台独”,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  是对台海地区   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重大威胁。
A.勉力  鲸吞  更/和
B.勉力  侵吞  也/乃至
C.勉励  鲸吞  更/和
D.勉励  侵吞  也/乃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勉励:劝人努力,鼓励人去做;勉力:指人主动努力、尽力去做。鲸吞:像鲸鱼一样地吞食,多用来比喻吞并土地;侵吞:暗中非法占有别人的东西或公共的财物。两个“是”字领起的内容是并列关系,应该用“也”来连接;“台湾地区”与“亚太地区”范围由小到大,是递进关系,应该用“乃至”。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欲其身,而乱大伦
A.犹天之不可而升也
B.庶民
C.必先其心志,劳其筋骨
D.天而思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例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洁。A项,名词用作动词,竖起梯子;B项,名词作状语,像儿子一样;C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困苦;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伟大。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