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土
林希
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 土壤”与“尘埃”之所以不同,全在于所处“位置”的悬差。“土壤”所处的位置最卑下,但它却有着最大最高的功用和价值;“尘埃”所处的位置比“土壤”高得多,但它的功用是负作用,它的价值是负价值。可见位置的高下绝不能等同于价值的高下。
? 请以“位置与价值”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独”很常见,也很复杂。“一枝独秀”固然动人,但似乎不及万紫千红美丽;“独当一面”诚然神勇,但似乎不如众志成城牢固。人们需要团结合作,却也似乎离不开“独处”;人们需要沟通交流,却也少不得“特立独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是寂寞,也是自在;“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高风亮节,又何尝不是悲怆……“独”有时不太完美,有时是一种需要,有时又是一种应该追求的境界。
你对“独”有怎样的体会或见解?请以“独”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但是”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转折连词。人生、社会、自然当中也有许多的“但是”。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以“但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话题作文,由“引入语”“提示语”“话题”“注意事项”四部分等组成。
“引入语”告诉考生,要由现代汉语中的转折连词“但是”联想到“人生、社会、自然”中“但是”。
“提示语”中“联系生活体验”暗示考生可以写记叙、抒情类文章,“联系生活认识”暗示考生可以写议论、说理类文章。
话题是“但是”,对取材的范围有提示性作用,学生可以从自我人生的方方面面、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的方方面面,来广泛地谈“但是”。
这个话题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中,有无限广阔的辐射空间,写这类角度开阔的题最忌讳空泛,应选择一个“小”的切入点立意,以小见大。
拟题、立意可以有“但是”出现,如:
人生:生活苦多,但是甘瓜抱苦蒂;结果令人艳羡,但是过程充满艰辛;失败令人沮丧,但是成功孕育其中;人耽于享乐,但是乐极生悲;生命长度有限,但是可以增加厚度;忠言逆耳,但是促人进步;坚定,但是不要固执;勇敢,但是不要鲁莽;忍让,但是不要软弱;自信,但是不要自负;自谦,但是不要自卑;自强,但是不要自傲;自由,但是不要放纵……
社会:维纳斯断臂,但是催生想象;国家不幸,但是诗坛有幸;追求物质,但是精神不能空虚;时尚阅读流行,但是不要丢了经典阅读……
自然:罂粟花美丽,但是隐藏罪恶果实;莲花出于淤泥,但是本质高洁;昙花生命短暂,但是美冠群芳;山顶难攀,但是风光最美……
也可以没有“但是”出现,而内容彰显“但是”的内蕴,如:
“北雁南飞”“枯木逢春”彰显“但是”内蕴。白居易由“居庙堂”到“沦落天涯”;辛稼轩由“醉里看剑”到“怕上层楼”;李易安“雁过也,正伤心”觉“物是人非”彰显“但是”内蕴。曾与人类和谐相处自然频发灾害对人类疯狂报复;想要治病救人的鲁迅选择了弃医从文;哈佛骄子梭罗选择了瓦尔登湖畔的陋衣简食;攻读法律的比尔·盖茨选择了退学创业;贵族公子释迦牟尼选择了漂泊彻悟,普渡众生;同样彰显“但是”内蕴。
值得注意到是,“但是”是转折,必然涉及“虽然”。可以以“但是”为主,但不能只字不提“但是”的另一面。
点评:表面上看,这题目涵盖的范围很广,可以写的内容很多,但也正因为它的空泛,让人容易落笔之后,无话可说。最后往往是泛泛而谈,内容空洞,一如题目的特点,立意高而实具少,天高而空,远离实地。总之,这次作文题,最容易让学生坠入空洞的陷阱,写好不易。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40分)
在《韩非子·喻老篇》里有这样一个故事:箕子发现纣王的生活越来越腐败,便经常通过宫中的侍从打听消息。一天,他问侍从:“现在,纣王吃饭时还用竹筷子吗?”侍从说:“不再用竹筷子,已经改用象牙筷子了。” 箕子说:“用象牙筷子,还会再使用陶琬吗?必然要配玉器啊。用象牙筷、玉器皿,还会吃一般的饭菜吗?必然要吃山珍海味啊。吃山珍海味,还会住芦苇屋子吗?必然要盖阁楼啊。”侍从说:“你分析得很对,现在大王正准备盖楼阁呢。” 箕子说:“商朝怕是不会长久了。”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你有过类似的故事吗?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1)所写内容必须与材料相关。(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欲壑难填,知足常乐
在《韩非子·喻老篇》里有这样一个故事:箕子发现纣王的生活越来越腐败,便经常通过宫中的侍从打听消息。一天,他问侍从: “现在,纣王吃饭时还用竹筷子吗?”侍从说: “不再用竹筷子,已经改用象牙筷子了。”箕子说: “用象牙筷子,还会再使用陶碗吗?必然要配玉器啊。用象牙筷、玉器皿,还会吃一般的饭菜吗?必然要吃山珍海味啊。吃山珍海味,还会住苇草屋子吗?必然要盖楼阁啊。”侍从说: “你分析得很对,现在大王正准备盖楼阁呢。”箕子说: “由此看来,商朝怕是不会长久了。”箕子能够从商纣王用筷子的变化,预见商朝的灭亡,在于箕子明白“欲壑难填”“贪婪亡国”的道理。
是啊,人们的欲望是无尽的,得到之后总想再得到更多,就如同赢了钱的赌徒,总希望再赢更多的钱。其实,赌场上是没有真正赢家的,那些暂时的赢家,因为贪得无厌,最终血本无归。人生也是如此,对物质的占有欲愈强,就会愈不满足,最终只能沦为物欲的奴隶而远离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因此,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诱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懂得知足,不要掉进贪婪的陷阱。衣,可以蔽体保暖,足矣,何必非要穿金戴银;食,可以果腹充饥,足矣,何必非要山珍海味;住,可以遮风挡雨,足矣,何必非要富丽堂皇……
然而,很多人却不能悟透知足常乐的道理。究其原因,是攀比心理在作祟:看到别人穿名牌,自己也要穿;看到别人换了大房子,自己也要换;看到别人买了高档车,自己也要买……比来比去,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那么也永远体味不到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其实,物质的富足给人们带来的多是安逸享受,而精神的充实却能为人的灵魂找到一个美丽的栖息地。挣脱物欲的羁绊,我们的心灵才会更加舒展自如。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说: “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比如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我想每一个人都要好好去品味哲人的话,莫使物欲羁绊我们前行的脚步。
贪欲的背后有魔鬼
有一匹马,它嫌磨坊活多而乞求到农夫家,嫌农夫给的饲料少而转到皮匠家,到皮匠家不干活,饲料又好。好不惬意。然而好景不长,它的皮被剥下来做了皮料。这匹马只为了少干一点活,多吃一些饲料而付出了生命做为代价,只为了一丝薄利而陷入泥潭,岂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我认为贪欲的背后有魔鬼。
宋朝秦桧是一个众人皆知的卖国贼,他为了使自己官职得到保障,给民族英雄岳飞加上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并将岳飞之子岳云一并斩首,想必他是要斩草除根以免岳家人报复,却在不久之后因为惧怕此事大病而死。秦桧得到了一个小小的官职却付出性命做为代价,连愚人都会知道不值得,何况他秦桧乎?但是在贪欲的引诱下做错选择,反而落入魔鬼手中。
贪欲问题不只存在于中国还发生在太平洋对岸的美国。
庞氏骗局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的招数,一旦提款便止不住洪流。麦道夫以自己从事金融投资业的背景吸引了不少钱,并且由小到大,用大数目填补小提款,钱多得不亦乐乎。如果到死都没有人识出他使用的庞氏骗局,那么他就是上帝,可他偏偏不会成为上帝。2008年金融海啸冲击华尔街,银行倒闭,哀鸿遍野,在客户给麦道夫打电话要求提款时,麦道夫呆住了,他把人家的钱挥霍一空,哪还能给人家回款,只好接受法律制裁。麦道夫因为贪图钱财而惹祸上身,受到150年的监禁,永世与外界隔绝,这样做就是因为没有控制住自己,贪便宜吃大亏。
虽然贪欲后面有魔鬼,但是也分伤害的程度,有些人贪图利益会受到警诫,有人会受惩罚,不管受到什么样的压制,都是遇到魔鬼。所以,魔鬼无论大小都藏在贪欲后面。
古人云:君子不食嗟来之食。因为那样做虽然得到一顿饱饭的利益,却会撞到丧失尊严这个魔鬼,得不偿失。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该有贪欲,因为它的背后就是魔鬼。
本题解析:材料主要涉及两个写作对象,一个是箕子,一个是纣王。相对而言,纣王更重要的写作对象,从他的得陇望蜀的行为,以及箕子对他的评价来看,本文审题立意最佳角度是“贪婪和欲望”;当然也可以从箕子这个人物入手立意,谈论“见微知著”。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似乎有身边找不到的东西,不仅仅是自然风光、人文胜地……更多的是一种梦想,一种精神归宿,一种灵魂里涌动的向往。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中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远方,充满放飞心灵的渴望。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拟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超出材料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