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 3、计算题 已知无烟煤的热值约为3.2×107 J/kg,一块蜂窝煤约含煤250g,水的比热容是4.2×103J/( kg·℃)。若煤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有60%被水吸收,求一块蜂窝煤完全燃烧后可将多少水从10℃加热到100℃?(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选择题 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5、选择题 如图12-1-1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 [-page -] 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当两个分子间的分子势能增大时,当引力时距离增大,当斥力时距离减小,A错误;大量分子的集体行为符合统计规律,B错误;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C正确;能量在转化过程中其品质逐渐降低,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景颇族的祖先发明的点火器如图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质推杆前端粘着艾绒,猛推推杆,可点燃艾绒.当筒内封闭的气体被推杆压缩过程中( ?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已知无烟煤的热值约为3.2×107 J/kg,一块蜂窝煤约含煤250g,水的比热容是4.2×103J/( kg·℃)。若煤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有60%被水吸收,求一块蜂窝煤完全燃烧后可将多少水从10℃加热到100℃?(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解:煤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为:Q1=3.2×107×250×10-3 J=8×106J
由题意Q1×60%=cm△t
且△t=(100-10)℃=90℃
解得m=12.7k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就是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B.一定质量100℃的水转变成100℃的水蒸汽,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而体积增大,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D.如果气体温度升高,物体中所有分子的速率都一定增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分析: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理解物体内能的含义;正确理解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的含义;正确利用气体状态方程判断气体温度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判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变化.
解答:解:A、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之总和,A选项说法不明确,故A错误;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100℃的水转变成100℃的水蒸汽,温度不变,因此其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B错误;
C、根据=c(常数)可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而体积增大,温度一定升高,故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故C错误;
D、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平均速率增大,这是统计规律,对于单个分子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是不确定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对“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的理解,对于这些基本规律平时要注意加强理解和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12-1-1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
>0表示斥力,
<0表示引力, a、b、c、d为
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
处静止释放,则(?)
A.乙分子从到
做加速运动,由
到
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由到
做加速运动,到达
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到
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D.乙分子由到
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a到c分子间的作用力都表现为引力,所以从a运动到c分子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所以A错误B正确。从a到b分子间引力做正功所以势能减小,C错误。从b到c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做正功,势能减小,从c到d分子间斥力做负功,势能增加,所以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物理答题模板《粒子在有界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