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所用的玻璃砖两面平行.正确操作后,作出的光路图及测出的相关角度如图所示.

(1)此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为n=________(用图中的θ1、θ2表示);
(2)如果有几块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宽度________(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
参考答案:(1)
?(或
) ? (2) 大
本题解析:(1)由图得到,光线在玻璃砖上表面上入射角为
1,折射角为
根据折射定律得

(2)在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时,玻璃砖宽度较大时,引起的角度误差较小.
点评:本实验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原理是折射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都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与界面的夹角.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薄膜干涉,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双缝干涉实验中,要使屏上单色光的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变宽,要采取以下办法:(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为测量红光的波长,现测得屏上6条亮条纹间的距离为7.5 mm,已知双缝间的距离为0.5 mm,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1m,则此红光波长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使用波长λ较长的单色光,增加双缝到光屏间距离或选用较长的遮光筒,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7.5×10-7 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用频率为f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在光屏上P点出现第三条暗纹.已知光速为c,则P点到双缝的距离之差r2-r1应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双缝到光屏上P点的距离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会出现暗条纹,第三条暗条纹距离之差为52λ=5C2f.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中央O点应该出现的是______________(选填“明条纹”或“暗条纹”).现将两狭缝S1、S2之前的距离变小,仍用上述光源进行上述实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屏上的条纹间距将________(选填“变宽”、“变窄”或“不变”).
参考答案:明?变宽
本题解析:光屏中央0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0,所以在该点出现明条纹.根据公式
,d变小,则△x变宽.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当光屏上的点到双缝的路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或为0,出现明条纹,当路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出现暗条纹.以及条纹的间距公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