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磁波和声波从空气进入水中时,频率都保持不变,声波波长变长,而电磁波波长将变短
B、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实行遥控和遥感,是因为红外线穿透能力较强
C、红光和紫光相比,红光的频率较低,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大
D、利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红光的干涉条纹比紫光的干涉条纹宽
E、在单缝衍射实验中,用红光做光源,将得到明暗相间的红色条纹;用白光做光源,将得到黑白相间的条纹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所示,两种同种玻璃制成的棱镜,顶角α1大于α2,两束单色光A、B分别垂直于三棱镜,从一个侧面射入后,从第二个侧面射出的两条折射光线与第二个侧面的夹角β1和β2且β1=β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光的频率比B光的高
B.在棱镜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短
C.在棱镜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小
D.把两束光由水中射向空气中均可能发生全反射,但A光的临界角比B光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光路图可知光线A的折射率较小,频率较小,A错;由
可知A光在玻璃中的速度较大,由
可知波长较大,B错;C错;由sinC=1/n可知D对;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光盘是存储信息的一种重要媒介.光盘上的信息通常是通过激光束来读取的.若激光束不是垂直投射到盘面上,则光线在通过透明介质层时会发生偏折而改变行进的方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光束①是红光,光束②是蓝光
B.在光盘的透明介质层中,光束①比光束②传播速度更快
C.若光束①、②先后通过同一单缝衍射装置,光束①的中央亮纹比光束②的窄
D.若光束①、②先后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光束①的条纹宽度比光束②的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图可知介质对①光的折射率比对②光的折射率大,所以①光的频率高于②光的频率,①红光折射率小于蓝光,A错;折射率越大,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小,B错;①光的波长比②光的短,经同一单缝衍射成双缝干涉时入射光的波长越长,其中央亮纹越宽,D错C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折射率分别为
和
)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
?射入,穿过玻璃砖从下表面射出,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分别为
和
,则在
?逐渐由0°增大到90°的过程中:
?
始终大于
?
?
始终小于
?
先大于后小于?
?
?
先小于后大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设折射角为α,玻璃砖的厚度为h,由折射定律n=
?,且n=
?,在玻璃砖中的时间为t=
?,联立解得t2∝
,红光频率较小,θ为零时,t1<t2,θ为90°时,趋近渐近线,初步判定该函数为单调函数,通过带入θ为其它特殊值,仍然有t1<t2,故D对。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下列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在波动说之后牛顿提出光是一种高速粒子流
B.惠更斯认为光是机械波,并能解释一切光的现象
C.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
D.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分析:对于光是什么,最早的观点认为光是一种粒子,即光的微粒说,而与牛顿同时代的惠更斯提出了光的波动说,由于惠更斯认为光是纵波,偏振现象否定了光的波动说,而泊松亮斑推动了波动说的发展,双缝干涉实验和单缝衍射证明光是一种波,麦克斯韦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解释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康普顿效应证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解答:解:A、牛顿认为光是一种粒子流,他的观点支持了光的微粒说,与他同时代的惠更斯提出了光的波动说.故A错误.
B、惠更斯认为光是一种机械波,并能解释光的反射、折射和衍射,但不能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电效应等现象,故B错误.
C、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认为光的发射、传播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光子,故C正确.
D、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波说,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康普顿效应证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了解了有趣的物理学史不但可以增强我们学习的乐趣,同样能引导我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向前攀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