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物理知识大全《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六)
![]() 参考答案:物体刚放上传送带时,与传送带有相对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物体的加速度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A、mB,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物体B放在水平面上.开始时,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A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缓慢将A提起,直到使B恰好离开地面,求这一过程中,物体A上移的距离. 参考答案:开始时,A、B都处于静止状态,弹簧的压缩量设为x1,由胡克定律有kx1=mAg…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10分)设雨点下落过程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点的横截面积S成正比,与雨点下落的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即 参考答案:(1) 本题解析:(1)由于雨点接近地面时近似匀速直线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重80N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cm、劲度系数为1000N/m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物体A后,弹簧长度缩短为8cm,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若物体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5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cm时,测力计读数可能为( ) |
参考答案:施加拉力前,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而平衡:重力G、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和弹簧对物体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弹力T,受力如图,
其中T=kx=1000×0.02=20N,
根据平衡条件可求出,f=Gsin30°-T=20N,方向沿斜面向上;
施加拉力F后,弹簧长度不变,说明物体仍然静止,并且弹簧对物体施加的弹力大小和方向不变,若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则F+f+T=Gsin30°,即F+f=20N,摩擦力f随着F增大而较小,当F=20N时,f=0,若F>20N,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因为物体没有滑动,所以F+T<Gsin30°+fm,代入数据可得,F<45N,所以测力计读数在0~45N之间.故A、B、C正确,D错误.
故选A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放射性的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