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用力将一铅球水平向一玩具车击去,玩具车很快运动起来,于是有人设想,用同样的力向地球击去,地球应该也会产生加速度运动起来的,可是这个力却没有起作用,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个现象说明在作用力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质量很可能成反比
B.地球质量太大,这点力根本无法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C.这个现象说明在作用力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质量很可能成正比
D.因为地球对铅球也有力的作用,故不会改变地球的运动状态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为了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存在怎样的关系,课本给出的参考方案是:保持拉力一定,多次改变物体的质量(小车的总质量),通过实验测出在物体不同质量时对应的加速度值.利用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画出相应的a-m图象,但课本要求我们重新设置变量,再画一个图象.请你回答:
(1)重新设置变量后的是______图象.
(2)重新设置变量画图的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画出的a-m图象是一条曲线,不能直观说明两变量的关系.
所以重新设置变量画a-1m图象,作出来的图象如果是一条过原点倾斜的直线也就能说明a与m成反比.
故答案是:(1)a-1m
(2)作出来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物理公式不但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单位换算关系,下面所列物理量的单位,与伏特的单位相等的是
A.N·C
B.Wb/s
C.J/C
D.T·m·s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Wb/s与伏特的单位相等;由电场力做功公式W=qU,J/C与伏特的单位相等;选项B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器材“探究a与F、m之间的关系”

(1)关于该实验的要求,以下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小车的质量要远小于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
B.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a与F、m之间的关系
C.平衡阻力时,最好先取下细绳、托盘和纸带,再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
D.要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连接细绳及托盘,放入砝码,通过实验得到图2所示的纸带.纸带上O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计数点A、B、C、D、E、F、G.相邻两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由以上数据可算出打C点时小车速度大小为______m/s;打该纸带的过程中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以上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如果平衡阻力时,已经取下细绳和托盘,并且通过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达到了完全平衡摩擦力的要求.实验前已测得小车质量为1kg,托盘的质量5×10-3kg,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该组同学放入托盘中的砝码质量约为______kg(g取9.8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A、实验中,要保证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样才能使得砝码和托盘的总重力近似等于细绳对小车的拉力,故A错误.
B、该实验采取控制变量法,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应保持质量M不变,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力F不变.故B正确.
C、为了使绳子的拉力等于小车的合外力,在进行实验之前要进行平衡摩擦力,具体做法是:适当垫高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轻推未挂沙桶的小车,恰使拖有纸带的小车匀速下滑.即纸带不能取下,故C错误.
D、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故D错误.
故选:B.
(2)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没画出,故:T=5×0.02s=0.10s
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计数点C的速度等于B到D的平均速度,有:vC=xBD2T=0.367-0.2162×0.1m/s=0.755m/s.
根据公式△x=aT2,小车的加速度为:a=xDG-xAD(3T)2=(0.6677-0.3670)-(0.3670-0.1550)9×0.12m/s2≈0.989m/s2
(3)平衡摩擦力后小车受到的合力等于砝码和托盘的总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盘+m码)g=Ma
所以m码=Mag-m盘=1×0.9899.8-5×10-3kg=0.096kg
故答案为:(1)B;(2)0.755;0.989;(3)0.096.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若1、2两个相同的小车所受拉力分别为F1、F2,车中所放砝码的质量分别为m1、m2,打开夹子后经过相同的时间两车的位移分别为x1、x2,则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有

[? ]
A.当m1=m2、F1=2F2时,x1=2x2
B.当m1=m2、F1=2F2时,x2=2x1
C.当F1=F2、m1=2m2时,x1=2x2
D.当F1=F2、m1=2m2时,x2=2x1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