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固定绝缘平板下方O点有一电荷量为+Q的固定点电荷。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滑块以初速度v0从P点冲上平板,到达K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O、P相距L,连线水平,与平板夹角为θ。O、P、K三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O、K相距也为L,重力加速度为g,静电力常量为k,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小滑块初速度满足条件
。

(1)若小滑块刚冲上P点瞬间加速度为零,求小滑块与平板间滑动摩擦系数;
(2)求从P点冲到K点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小滑块做的功;
(3)满足(1)的情况下,小滑块到K点后能否向下滑动?若能,给出理由并求出其滑到P点时的速度;若不能,给出理由并求出其在K点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
参考答案:(1)
(2)
(3)
本题解析:(1)(7分)记刚冲上平板时库仑力大小为F,受力如图1,在x、y方向上分别有

? 2分
? 2分
其中
? 1分
? 1分
得
? 1分
(2)(5分)P、K两点距Q距离相等,故两点处电势相等。滑块从P到K电场做功为零 ? 1分
从P到K,对滑块
? 2分
由几何关系知,其中
? 1分
得
? 1分

(3)(7分)在K点,库仑力大小仍为F,设滑块能保持静止,受力如图2,在x、y方向分别有
?
? 1分
解得,
而
? 1分
因
,故滑块会向下滑动 1分
下滑过程中,任意位置正压力都和上升时经过同一位置的正压力相等,故上下两个过程中摩擦力对滑块做的功相等。即
? 1分
同样地,下滑到P点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零,即
? 2分
得
? 1分
由题目所给v0条件可知v1大于零,即滑块确能到达P点。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选择研究对象首先要进行受力分析,分析做功情况和选择研究过程是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静止于倾角为
的斜面体B上,斜面体B的质量为M,现对该斜面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推力F,使物体随斜面体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运动的位移为L,则在此匀速运动过程中斜面体B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 (? )

A.0
B.mgL
C.
D.以上说法均错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对A受力分析可知,A受重力和B对A的作用力,合力为0,所以B对A的作用力与A的重力等大,反向。物体随斜面体一起沿水平方向运动,B对A的作用力与位移垂直,做功为0,A对。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某同学从一楼到二楼,第一次是匀速走上去,第二次是匀速跑上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做的功不相同,功率也不相同
B.两次做的功相同,功率也相同
C.两次做的功相同,功率不同,第一次比第二次大
D.两次做的功相同,功率不同,第二次比第一次大
参考答案:两次从一楼到二楼,克服重力做功相等,根据功率P=Wt,时间短的功率大,所以第二次功率大.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竖直向上的力F,使质量为m的物体,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h,则力F对物体做功为(?)
A.mgh
B.Fh
C.(F+mg)h
D.m(g+a)h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相关知识。
一是根据公式W=FS=Fh,
二是先由F-Mg=Ma,
得F=mg+ma,
力F对物体做功为W="FS=" (mg+ma )h= m(g+a)h。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有一个特殊结构的元件(如图甲所示),由A、B两部分组成,被封闭在透明的玻璃壳内,a、b为两个接线柱。某学生为了研究A、B两部分电学特性,通过查阅资料,得知A是一个定值电阻,其U-I值如下表所示;B是一种由特殊金属丝制成的导体,该元件的额定电压是7伏,为了既不破坏元件的结构,但又能测定B的额定功率,他使用(如图乙所示)的器材,测得一组该元件的I-U值(如图丙所示)后,利用这些数据测出了B的额定功率。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 
? 
(1)用笔线代替导线,将如图乙所示的器材连成一个测量该元件的I-U值的电路,要求当滑动片向右移动时元件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增大;
(2)当滑动片向右移动时,B的电阻逐渐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求得B在正常工作时的额定功率P=______________W。
参考答案:(1)“略”
(2)增大
(3)1.20-1.2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