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某同学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红光的波长,他将测量头的分划板的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设为x1,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的中心对齐,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设x2.则相邻亮纹的间距Δx的计算式为Δx=?(用x1 x2表示),代入数据求得Δx= ?mm.若双缝间距
,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
,则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 ?m。
参考答案:
、2.310、6.6×10-7
本题解析: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等于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需估读.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
推导波长的表达式,并求出波长的大小.
解:相邻亮纹的间距Δx的计算式为Δx=
,
图甲中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2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32.0mm=0.320mm,所以最终读数为2.320mm.
图乙中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13.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37.0mm=0.370mm,所以最终读数为13.870mm.
则
.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
得,
.代入数据得,λ=6.6×10-7m=6.6×102nm.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以及知道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公式
.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9.80m/s2。实验中该同学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完整纸带如图(b)所示。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记为O,另选连续的三个点A、B、C进行测量,图中给出了这三个点到O点的距离hA、hB和hC的值。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速度的大小vB=?m/s;
(2)通过分析该同学测量的实验数据,他的实验结果是否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简要说明分析的依据。
参考答案:(1)3.90?(2)vB2/2=7.61(m/s)2 ,因为mvB2/2≈mghB,近似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本题解析:(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可知
,由电源频率为50Hz可知T=0.02s,代入其他数据可解得
3.90m/s.
(2)本实验是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只要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其动能的增加,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选B点分析,由于
,故该同学的实验结果近似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考点定位】考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原理及数据处理。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9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⑴实验前需要调整气垫导轨底座使之水平,利用现有器材如何判断导轨是否水平?
?;
⑵已知遮光条的宽度d=0.52cm,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1.2×10-2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是?m/s,在本次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钩码的质量m、?和?(文字说明并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⑶本实验通过比较?和?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g为已知),从而验证了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参考答案:⑴接通气源,将滑块静置于气垫导轨上,若滑块基本保持静止,则说明导轨是水平的(或轻推滑块,滑块基本能做匀速直线运动);⑵0.43,滑块上的遮光条初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s,滑块的质量M;⑶mgs,
本题解析:⑴当滑块在气垫导轨上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即可说明气垫导轨底座水平,因此判断的方法是:接通气源,将滑块静置于气垫导轨上,若滑块基本保持静止(或轻推滑块,滑块基本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说明导轨是水平的;
⑵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可知,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v=
=0.43m/s,要达到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的目的,则需要比较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mgs和系统增加的动能
,因此还需要测量滑块上的遮光条初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s,滑块的质量M;
由⑵中分析可知:
=
,即比较mgs和
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某同学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得5种不同摆长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记录表格如下:
L(m)
| 0.5
| 0.8
| 0.9
| 1.0
| 1.2
|
T(s)
| 1.42
| 1.79
| 1.90
| 2.00
| 2.20
|
T2(s2)
| 2.02
| 3.20
| 3.61
| 4.00
| 4.84
|

(1)以 T2为横坐标,L为纵坐标,做出L—T2图象? (2)根据图象求重力加速度。
参考答案:(1) 图略? (2)? m/s2
本题解析:根据单摆的周期 ,可得 ,利用表格数据描点作图,利用斜率求出加速度。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2011年1月孔子塑像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上引起很大争论,关于塑像对广场的压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就是塑像所受的重力
B.F是由于广场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F的作用点在塑像上
D.F的作用点在广场上
参考答案: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竖直向下;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因此重力和压力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力,大小不一定相等,只有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故A错误.
B:塑像对广场的压力F,塑像是施力物体,因此说法“F是由于广场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是错误的,故B错误;
CD:塑像对广场的压力F,作用点作用在受力物体上,作用在广场上,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