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
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C.密立根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电量
D.胡克发现了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成正比的关系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下列物理学史: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电子的电量;胡克发现了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成正比的关系.
解答:A、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理论;故A正确.
B、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后,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故B正确.
C、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早就被发现,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电量;故C错误.
D、胡克发现了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成正比的关系--胡克定律.故D正确.
故选ABD
点评:对于物理中的重要事件、规律的得出要了解其发展历史,明确重要科学家伽利略、胡克等的主要贡献,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品质.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伦琴发现了电子,密立根测量了电子的电荷量
B.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C.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
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
E.我国科学家钱三强、何泽慧发现了核三分裂和核四分裂
参考答案:CDE
本题解析:分析:本题根据科学家对原子物理学发展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卢瑟福发现了电子,密立根测量了电子的电荷量,故A错误.
B、玻尔在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基础上,引入了量子理论,提出的原子模型,并没有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故B错误.
C、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故C正确.
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证明了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的结构,故D正确.
E、国科学家钱三强、何泽慧发现了重核的三分裂和核四分裂.故E正确.
故选CDE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掌握原子物理的一些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要加强记忆,注重积累.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哥白尼是地心说的倡导者
B.开普勒提出行星是绕恒星做椭圆轨道运动的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推算出万有引力常量
D.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万有引力常量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关键应掌握:哥白尼是日心说的倡导者;开普勒提出行星是绕恒星做椭圆轨道运动的;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
解答:A、哥白尼是日心说的倡导者,而不是地心说的倡导者.故A错误.
B、开普勒提出行星是绕恒星做椭圆轨道运动的.故B正确.
C、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著名实验、重要学说和理论等等要加强记忆,不能张冠李戴.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关于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文学家根据恒星的体积、温度和亮度来对恒星进行分类
B.恒星就是永恒不变的星球
C.赫罗图体现了恒星演化的几个阶段
D.黑洞是物理学家的理论推导,实际并不存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应抓住:天文学家根据恒星的体积、温度和亮度来对恒星进行分类;恒星并非永恒不变的,但是它的改变,对于人类来说实在是太过悠长的一段时间,所以,我们只是相对的将它当作是永恒不变的,这只是相对人类来说的;赫罗图中的一些序列,可以用来研究恒星的形成和演化.黑洞是物理学家的理论推导,实际是存在的.
解答:A、天文学家根据恒星的体积、温度和亮度来对恒星进行分类;故A正确.
B、恒星并非永恒不变的,但是它的改变,对于人类来说实在是太过悠长的一段时间,所以,我们只是相对的将它当作是永恒不变的,这只是相对人类来说的;故B错误.
C、赫罗图可以用来研究恒星的形成和演化,赫罗图是研究恒星演化的手段,不能体现了恒星演化的几个阶段.故C错误.
D、黑洞是物理学家的理论推导,实际是存在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对恒星演化的理论和方法的了解情况,对于恒星,往往根据恒星的体积、温度和亮度来分类.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发现行星运动定律的科学家是
A.开普勒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A正确,伽利略的是理想斜面实验,B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故选A
考点:考查了物理学史
点评:对于此类型题目,在平常的学习中应多积累,多区分,多记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