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通过斜面实验最早阐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19世纪,法拉第创造性地引入电场线形象直观的描述电场
C.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1910年,富兰克林利用油滴实验证明了电荷的不连续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如下物理学史: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最早阐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19世纪,法拉第创造性地引入电场线形象直观的描述电场;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1910年,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证明了电荷的不连续性.
解答:A、是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最早阐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不是牛顿.故A错误.
B、19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创造性地引入电场线形象直观的描述电场.故B正确.
C、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C错误.
D、1910年,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证明了电荷的不连续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对于物理学史部分的学习,主要是靠平时的记忆与积累,同时通过学习物理学史培训科学素质和学习兴趣.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实验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物质量的称量不准会造成较大误差
B.重物质量选用得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C.重物质量选用得较小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D.纸带下落和打点不同步会造成较大误差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从需要验证的关系式ghn=
看,与质量无关,A错误.当重物质量大一些时,空气阻力可以忽略,B正确,C错误.纸带先下落而后打点,此时,纸带上最初两点的点迹间隔较正常时略大,用此纸带进行数据处理,其结果是重物在打第一个点时就有了初动能,因此重物动能的增加量比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2005年是“世界物理年”,100年前的1905年是爱因斯坦的“奇迹”之年,这一年他先后发表了三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其中关于光量子的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猜测光具有粒子性,从而提出光子说,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说,这属于
A.等效替代
B.控制变量
C.科学假说
D.数学归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是一种猜测,所以所用的方法是科学假说.
解答: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猜测光具有粒子性,从而提出光子说,科学研究的方法属于科学假说.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研究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要注意方法的积累.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1888年,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使人们认识物质存在的另一种形式,这位物理学家是
A.赫兹
B.奥斯特
C.麦克斯韦
D.法拉第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实电磁波存在.
解答:1864年,英国青年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研究了当时所发现的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物理学史,对于著名物理学家、经典实验和重要学说要记牢,不能张冠李戴.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培首先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B.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C.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D.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洛伦兹首先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故A错误,奥斯特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B错误;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故C正确;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电学的物理学史的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