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单位中,哪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
A.千克、秒、牛顿
B.千克、米、秒
C.克、千米、秒
D.牛顿、克、米
参考答案:A、千克、秒分别是质量和时间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但牛顿是导出单位,所以A错误.
B、千克、米、秒分别是质量、长度和时间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所以B正确.
C、秒是时间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但克和千米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所以C错误.
D、米是长度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但牛顿和克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所以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任何一个物理量和物理概念都具有相对应的单位
B.物理公式中的物理量也可能没有单位,这样的量也没有数值
C.物理量之间单位关系的确定离不开描述各种规律的物理公式
D.物理量的单位均可以互相导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MN、PQ,并测出间距d。开始时将木板置于MN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Q处的时间?。?

(1)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___________;为了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一种即可)?。
(2)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F1的关系。下列图象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___________。?

(3)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___________。 ?
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
参考答案:(1)2d/t2;保持F1不变,重复实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c
(3)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一个解决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3.6
(2)D
(3)增加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或者减小弹簧测力A、B的夹角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某同学在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时,
(1)该同学在实验室找到了一个小正方体木块,用实验桌上的一把游标卡尺测出正方体木块的边长,如图乙所示,则正方体木块的边长为__________________cm;

(2)接着用这个小正方体木块把小车轨道的一端垫高,通过速度传感器发现小车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小车的质量为M,正方体木块的边长为a,并用刻度尺量出图中AB的距离为l(a1且已知很小时),则小车向下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后用细线通过定滑轮挂上重物让小车匀加速下滑,不断改变重物的质量m,测出对应的加速度a,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加速度a与所挂重物质量m的关系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1)3.150
(2)
?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