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表述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
C.库仑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
D.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奥斯特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D错误;其它三项与事实符合,AB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库仑首先引入电场线描述电场
B.法拉第首先总结出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规律
C.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物质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D.牛顿认为站在足够高的高山上无论以多大的水平速度抛出一物体,物体都会落在地球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法拉第首先引入电场线描述电场,选项A错误。安培首先总结出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规律,选项B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建立了自己的观点,选项C正确。山既要高,平抛的初速度也要大才能使抛出去的物体不落回地面,选项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g、m∕s、N是国际单位的导出单位
B.kg、m、s是国际单位的基本单位
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kg.也可以是g
D.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F=ma
 
	参考答案:A、kg是国际单位中的基本单位,m/s、N是导出单位.故A错误.
B、kg、m、s是国际单位中的基本单位.故B正确.
C、在国际单位中,质量的单位是kg,g不是国际单位.故C错误.
D、在国际单位制中,1kg.m/s2=1N.所以F=ma.故D正确.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光电门传感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计时仪器,现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设计一个“验证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关系”的实验,图中NO是水平桌面,PO是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1、2是固定在木板上的两个光电门.小车上固定着用于挡光的窄片,让小车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连接数据采集器,并把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连接,打开软件.

①该实验中,为了探究a与F?关系,必须使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
②已知窄片的宽度为d,计算机显示的光电门1、2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t2.用米尺测量光电门间距为L(L远大于d),则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a=______(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③有位同学通过测量,作出a-F图线,如图乙中的实线所示.试分析:乙中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
乙中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①在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和质量”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时,由于变量较多,因此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探究a与F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m一定,研究a与F的关系.
②由于窄片K的宽度为d很小,因此可以利用其平均速度代替物体的瞬时速度,
故窄片K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表达式为:v1=dt1
窄片K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表达式:v2=dt2
根据运动学公式:v2-v02=2ax有:
a=v22-v122L=d22L(1t22-1t12)
③根据乙图可知,当没有挂砂和砂桶时,小车产生了加速度,因此说明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太大;随着F的增大,即砂和砂桶质量的增大,不在满足砂和砂桶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因此曲线上部出现弯曲现象.
故答案分别为:
①控制变量法
②a=d22L(1t22-1t12)
③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太大,没有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的质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甲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两个光电门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光电门1、光电门2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t1、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x,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回答下列问题:
(1)若取M=0.4kg,改变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合适的一个是______.
A.m1=5g B.m2=15g C.m3=40g D.m4=400g
(2)在此实验中,需要测得每一个牵引力对应的加速度,其中求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用t1、t2、D、x表示)
(3)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
| F(N) | 0.20 | 0.30 | 0.40 | 0.50 | 0.60 a(m/s2)
 0.30
 0.40
 0.48
 0.60
 0.72
 
 | 

①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上作出a-F图象
②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参考答案:(1)在该实验中实际是:mg=(M+m)a,要满足mg=Ma,应该使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即M>>m.
若取M=0.4kg,改变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m4=400g不能满足,故选D.
(2)根据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得
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v1=Dt1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v2=Dt2
根据运动学公式2ax=v22-v21
则加速度为:a=(Dt2)2-(Dt1)22x
(3)根据描点法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F为零时,加速度不为零,说明平衡摩擦力时垫的过高.
故答案为:(1)D (2)(Dt2)2-(Dt1)22x(3)①如图所示;②平衡摩擦力时垫的过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