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答题技巧《动能定理及应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11-10 07:45: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平直传送带以速度v=6m/s匀速运行,传送带把A处的工件运送到B处,已知A与B相距L=10m,若从A处把工件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上,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将一质量m=1kg的工件从A传送到B过程中摩擦力对工件做的功( )(g取10m/s2) A.6J B.12J C.18J D.20J
|

参考答案:工件受到的摩擦力产生的加速度a=μg=0.2×10=2m/s2; 则其速度到达6m/s时的位移x=v22a=362×2=9m<10m;故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已达到最大速度; 由动能定理可知:W=12mv2=12×1×36=18J;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如图所示,A、B是两个带正电的点电荷,电荷量均为q,A固定在绝缘物体上,在它正上方的B则放在一块绝缘板上。现用手握着绝缘板从静止起加以加速度a竖直向下做匀加速运动(a<g),若B的质量为m,静电力常量为k,A、B之间的作用力按真空条件处理。问: (1)B运动到离A多远的C处将会脱离绝缘板? (2)若BC=2CA,则在以上的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和绝缘板的支持力对B做功的代数和等于多少?

参考答案:解:(1)设B运动到离A的距离为r处时刚好脱离绝缘板,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N=ma 当N=0时,r= (2)设电场力和支持力做功的代数和为W,则由动能定理可得: mg×2r+W= 又v2=2a×2r 联立解得:W=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如图所示,宽为L=0.5m、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N和M’N’固定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在N和N’之间连有一个0.8Ω的电阻R.在导轨上AA’处放置一根与导轨垂直、质量为m=0.2kg、电阻r=0.2Ω的金属棒,导轨电阻均不计.在导轨所围的区域存在一个磁感应强度B=2.0T、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已知金属棒和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现在金属棒中点施加一个垂直于金属棒且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使金属棒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lm/s2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3s恰好经过CC‘处.求: (1)金属棒从AA‘运动到CC‘过程中通过R的电荷量; (2)金属棒通过CC‘时所施加的外力F的大小; (3)如果在此过程中外力F所做的功为17.1J,求在此过程中金属棒放出的焦耳热是多少?
参考答案:(1)金属棒从AA′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其位移为: x=12at2=12×1××32m=4.5m 由:.E=△Φ△t、.I=.ER+r、q=.I?△t 得电量:q=BLxR+r=2×0.5×4.50.8+0.2C=4.5C. (2)金属棒运动到CC′时: v=at=3m/s 感应电动势:E=BLv,I=ER+r=BLatR+r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sinθ-μmgcosθ-BIL=ma 解得,F=4.8N (3)在此过程中,对金属棒运用动能定理得: W-mgsinθ?x-μmgcosθ?x-W安=12mv2 解得:Q=W安=9J 根据焦耳定律得知,金属棒放出的焦耳热为: Qr=rr+RQ=1.8J 答:(1)从AA‘运动到CC‘过程中通过R的电荷量是4.5C; (2)金属棒通过CC′时所施加的外力F的大小是4.8N; (3)金属棒放出的焦耳热为1.8J.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阻力作用,下落的加速度为4g/5,在物体下落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动能增加了4mgh/5 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4mgh/5 C.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mgh/5 D.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物体的合外力为 ,下降了h,所以根据动能定理得物体的动能增加了4mgh/5,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了mgh,克服阻力做功 ,机械能减小了 ,所以AC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如图所示,将半径为r的 光滑圆弧轨道AB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末端与水平地面相切.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通过水面BC滑上固定曲面CD恰能到达最高点D,D到地面的高度为,求: (1)小球滑到的最低点B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在整个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参考答案:(1)小球从A滑到B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r=12mvB2-0, 解得:v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