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如图,ABD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其中AB段是水平的,BD段为半径R=0.2m的半圆,两段轨道相切于B点,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E=5.0×103V/m 一不带电的绝缘小球甲,以速度v0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与静止在B点带正电的小球乙发生弹性碰撞,已知甲、乙两球的质量均为m=1.0×10-2kg,乙所带电荷量q=2.0×10-5C,g取10m/a2。(水平轨道足够长,甲、乙两球可视为质点,整个运动过程无电荷转移)
(1)甲、乙两球碰撞后,乙恰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D,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B点的距离;
(2)在满足(1)的条件下,求甲的速度v0;
(3)若甲仍以速度v0向右运动,增大甲的质量,保持乙的质量不变,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B点的距离范围。

参考答案:
解:(1)在乙恰能通过轨道最高点的情况下,设乙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为vD,
乙离开D点到达水平轨道的时间为t,乙的落点到B点的距离为x,则
①
②
x=vDt ③
?联立①②③得x=0.4m ④
(2)设碰撞后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v0=mv甲+mv乙 ⑤
联立⑤⑥得v乙=v0⑦
由动能定理,得
⑧
联立①⑦⑧得
⑨
(3)设甲的质量为M,碰撞后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M、vm,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v0= MvM+ mvm⑩


联立⑩
得

由
和M≥m,可得v0≤vm< 2v0
设乙球过D点时的速度为vDˊ,由动能定理得


?联立⑨
得2m/s≤vD"<8m/s 
设乙在水平轨道上的落点距B点的距离为xˊ,有xˊ=vD"t 
联立②
得0.4m≤xˊ<1.6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如图12所示,半径和动能都相等的两个小球相向而行.甲球质量m甲大于乙球质量m乙,水平面是光滑的,两球做对心碰撞以后的运动情况可能是下述哪些情况?

A.甲球速度为零,乙球速度不为零
B.两球速度都不为零
C.乙球速度为零,甲球速度不为零
D.两球都以各自原来的速率反向运动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首先根据两球动能相等,
得出两球碰前动量大小之比为:
,因m甲>m乙,则P甲>P乙,则系统的总动量方向向右。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碰后两球运动情况可能是A、B所述情况,而C、D情况是违背动量守恒的,故C、D情况是不可能的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两个分别具有动能E1=1MeV的氘核正面相碰,结果出现生成氦核(
He)的核反应,粒子和核的名称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n:1.0087u,H:1.0078u,H:2.0141u,He:3.0160u求出粒子的动能.
参考答案:核反应方程为:21H+21H→32He+10n,
设21H,32He,10n的质量分别为ml、m2、m3,反应后的总动能为E.
由能量守恒得2El+2mlc2=(m2+m3)c2+E则:
E=2El+(2m1+m2一m3)c2=2×1+(2×2.0141+3.0160-1.0087)×931=5.25MeV
在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可得
m2υ2=m3υ3,又E2En=12m2υ2212m3υ33=m2(m3m2υ3)2m3υ23=m3m2
上式中只有En,E2都未知,而En+E2=E,则合分比定理将上式变为
E2+EnEn=m2m2+m3
故放出粒子的动能En=m2m2+m3(E2+En)=m2m2+m3E=3.01603.0160.1.0087×5.25=3.9MeV.
答:粒子的动能为3.9MeV.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两物体A、B用轻质弹簧相连,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同时对A、B两物体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F2使A、B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在弹簧由原长伸到最长的过程中,对A、B两物体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正确的说法是( )
A.A、B先作变加速运动,当F1、F2和弹力相等时,A、B的速度最大;之后,A、B作变减速运动,直至速度减到零
B.A、B作变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时,弹簧伸长最长,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C.A、B、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在这一过程中是先增大后减小
D.因F1、F2等值反向,故A、B、弹簧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