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以下关于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麦克斯韦预言并且首先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B.交通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利用了波的干涉原理
C.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D.单缝衍射中,缝越宽,条纹越亮,衍射现象也越明显
参考答案:A、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第一次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A错误;
B、交通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是因为超声波频率较高不易发生衍射现象,故B错误;
C、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C正确;
D、单缝衍射中,缝越窄,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自从1862年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后,利用电磁波的技术雨后春笋般相继问世:无线电报、无线电广播、无线电导航、无线电话、电视、雷达,以及遥控、遥感、卫星通讯、射电天文学…,它们使整个世界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线电波波速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真空中的光速C
B.微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金属导体时,会在其中产生相应的感应电动势或感应电流
C.手机所用的微波在传播过程中比无线电广播所用的中波更容易绕过障碍物
D.在无线电通讯中,声音信号通常要通过检波加载在高频信号上后,才向外发射
参考答案:A、电磁波只有真空中速度才等于真空中的光速,在其他介质中传播时速度小于真空中光速.故A错误.
B、微波传播的是变化的电磁场,变化的磁场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金属导体时,会产生电磁感应现象.故B正确.
C、波长越长,越容易产生衍射现象,微波的波长与无线电波短,微波在传播过程中比无线电广播所用的中波不容易绕过障碍物;故C错误.
D、声音信号通常要通过调制加载在高频信号上后,才向外发射.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C的带电量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在1×10-6S到2×10-6S 内,关于电容器充放电的判定及该电容器产生的电磁波波长,正确结论是

A.充电过程,波长为1200m
B.充电过程,波长为1500m
C.放电过程,波长为1200m
D.放电过程,波长为1500m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在1×10-6S到2×10-6S 内电容器电量增大,为充电过程,周期为4×10-6S,由f=1/T可知频率为0.25×106Hz,由
可知波长为1200m,A对;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______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______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参考答案:1864年,英国青年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研究了当时所发现的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故答案为:麦克斯韦电磁,赫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与波有关的话题中,正确的说法是
A.照相机镜头因光波衍射呈现淡紫色
B.机载雷达利用超声波搜索远方敌机
C.家中的遥控器通过发射红外线遥控电视机
D.微波炉发出微波使金属器皿产生涡流而加热食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照相机镜头的淡紫色是由于增透膜的对光的干涉引起的,故选项A错误;机载雷达利用微波搜索远方敌机,故选项B错误;遥控器利用红外线遥控电视机,故选项C正确;电磁炉利用交变磁场使金属器皿产生涡流而加热食品,故选项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