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木块A和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试验方案.
(1)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你认为方案______更易于操作.
简述理由______.
(2)若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0N和150N,当甲中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示数为60N,b示数为110N,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

参考答案:(1)由图示实验可知,甲方案中拉动物体A,不需要控制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弹簧测力计静止,便于弹簧测力计读数;
乙方案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A,需要控制A做匀速直线运动,难于控制A做匀速直线运动,另一当面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难于准确读数,因此甲方案更易于操作.
(2)由题意可知,在甲方案中,两物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等于B的重力,即N=150N,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等于两物体接触面间摩擦力的大小,即f=60N.
由公式f=μN得,动摩擦因素μ=fN=60N150N=0.4.
故答案为:(1)甲;因为甲方案拉木块时不需要匀速拉动;(2)0.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如图所示,在μ=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m=20kg.在运动的过程中,还受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拉力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方向是______.(g=10m/s2)
参考答案:f=μFN=0.1×200N=20N,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所以为水平向左.
故本题答案为:20N,水平向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的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是(? )

A.μ1 = 0,μ2= 0
B.μ1 = 0,μ2 ≠ 0
C.μ1≠ 0,μ2= 0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一对平行的金属导轨的上端连接一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两导轨所决定的平面与水平面成30°角,若将一质量为m、长为L的导体棒ab垂直于两导轨放在导轨上,并使其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导体棒电阻为r,整个装置处在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求导体棒最终下滑的速度及电阻R最终的发热功率分别为多少.(导轨足够长,磁场足够大,不计导轨电阻和摩擦)
参考答案:

导体棒由静止释放后,加速下滑,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右手定则判定棒中电流方向由b→a,由左手定则判定,受安培力沿斜面向上,随着棒的下滑速度不断增大,安培力F增大,加速度减小,导体棒做变加速运动,当加速度a=0时,速度达到最大,即最终下滑速度,此时导体棒受力平衡,有
mgsin30°=F=BIL①
其中I=ER+r=BLvmR+r②
由①②解得vm=mg(R+r)2B2L2
热功率P=I2R=(mg2BL)2R=m2g2R4B2L2
答:导体棒最终下滑的速度为vm=mg(R+r)2B2L2
及电阻R最终的发热功率为m2g2R4B2L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木块,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在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拉力作用下能够沿着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
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在水平方向有Fcosα-f=ma,
竖直方向有Mg=FN+Fsinα,
滑动摩擦力 f=μFN,
根据以上三式联立可以求得a=Fcosα+μFsinα-μMgM.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