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简谐波沿长绳传播,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个质点振动位移的大小相等
B、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媒质中传播时,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
C、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开始计时时,秒表提前按下.
D、能产生干涉现象的两束光是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的两束光.
E、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
F、振荡电场和振荡磁场交替产生,相互依存,形成不可分离的统一体,即电磁场.
G、除了从光源直接发出的光以外,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偏振光.
H、力学规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2)如图所示,一横波的波源在坐标原点,x轴为波的传播方向,y轴为振动方向.当波源开始振动1s时,形成了如图所示的波形(波刚传到图中P点).试求:
(1)波的波长λ为多少?周期T为多少?
(2)从图示位置再经多长时间波传到Q点?
(3)画出波传到Q点时的波形.
参考答案:(1)A、简谐波沿长绳传播,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个质点振动情况总是相反,位移的大小总是相等.故A正确.
B、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媒质中传播时,波速一定,振动的频率越高,根据v=λ?f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故B正确.
C、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应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同时开始计时,秒表不能提前按下.故C错误.
D、在波的干涉中,产生干涉现象的两束光是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的两束光.故D正确.
E、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振荡电场和振荡磁场交替产生,相互依存,形成不可分离的统一体,即电磁场.故E正确.
F、振荡电场和振荡磁场是分立的,不能产生向外传播的电磁波,故F错误;
G、经过反射光或折射光都是偏振光,所以除了从光源直接发出的光以外,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偏振光.故G正确.
H、力学规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是不相同的.故H错误.
故选:ABDEG
(2)①当波源开始振动1s时形成了如图所示的波形,可知波长为4m,周期为1s.
②由图可知,该波的波速是4m/s,P到Q的距离L=6m,根据v=Lt,从P到Q点的距离为6m,
所以所需要的时间为t=Lv=1.5s
③波传到Q点时的波形如图:

故答案为:(1)ABDEG.
(2)①波长为4m,周期为1s;②1.5s;③波形如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某物块沿光滑斜面加速下滑,则关于物块在下滑过程中受力分析正确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于斜面光滑,所以物块不受摩擦力作用,只受到斜面给的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地球给的竖直向下的重力,两个力作用,所以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有五组同学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g,各组实验器材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若各组同学实验操作水平一样,那么第? 组同学测定的结果最准确。若该组同学根据自己测得的实验数据做出单摆的振动图像如下图,那么该组同学测出的重力加速度g大小是? m/s2。
? 
参考答案:4;9.86(9.80-9.87之间均给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个物体所受重力在下列哪些情况下要发生变化( )
A.把物体从赤道拿到南极
B.把物体放到加速上升的电梯里
C.把物体放到水里
D.用一个气球使物体悬浮空中
参考答案:A、从赤道拿到两极,重力加速度变大,则重力变大.故A正确.
BD、把物体放到加速上升的电梯里,或用一个气球使物体悬浮空中,重力加速度不变,则重力不变.故BD错误.
C、放到水里,重力加速度不变,则重力不变.故C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取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金属小球,如图甲所示.把小球沿竖直方向拉离平衡位置后释放,小球将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此装置也称竖直弹簧振子).一位同学用此装置研究竖直弹簧振子的周期T与小球质量m的关系.他多次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并测得相应的周期,现将测得的六组数据,用“?”标示在以m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的坐标纸上,如图乙所示.
(1)根据图乙中给出的数据作出T2与m的关系图线
(2)假设图乙中图线的斜率为b,写出T与m的关系式为______.
(3)求得斜率b的值是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由图观察可知,这些点几乎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用直线将点拟合起来,不在直线的点关于直线两侧分

布要均匀.作图如图所示.
(2)由图看出,T2-b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说明T2与b成正比.假设图乙中图线的斜率为b,则有T2=bm,得到,T=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