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 参考答案:由于管中没有摩擦力的作用,所以球的机械能守恒,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一列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一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则由此可以判断列车的运行情况是( ) |
参考答案:小球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可以不计,所以小球在水平面内不受力作用,始终与列车一起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知列车和桌子的速度慢下来,小球要保持以前的速度继续运行,所以会向前运动.出现如图的曲线,是因为桌子跟着列车向南拐弯,而小球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计算题 如图所示,小球A质量为m,固定在长为L的轻细直杆一端,并随杆一起绕杆的另一端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小球经过最高点时,杆对球产生向下的拉力,拉力大小等于球的重力。
求:
(1)小球到达最高时速度的大小。
(2)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速度为,杆对球的作用力的大小。
参考答案:(1)?(2)
本题解析:(1)在最高点时,杆对小球有向下的拉力,大小为mg,设在最高点时小球的速度为v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2)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点评:本题考察了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需要对小球在最高点或最低点这两个位置的受力情况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合力提供向心力,不难写出方程式,最终解得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用原子级显微镜观察高真空度的空间,结果发现有一对分子甲和乙环绕一个共同“中心”旋转,从而形成一个“双分子”体系,观测中同时发现此“中心”离甲分子较近,那么在上述“双分子”体系中( )
A.甲、乙两分子间一定只存在分子引力,不可能存在分子斥力
B.甲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乙分子的质量
C.甲分子旋转的周期一定小于乙分子旋转的周期
D.甲分子的动量大小和乙分子的动量大小一定相等
参考答案:A、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本题中分子力的合力表现为引力,故A错误;
B、由于向心力相等,故m甲ω2r甲=m乙ω2r乙,观测中同时发现此“中心”离甲分子较近,即r甲<r乙,故m甲>m乙,故B正确;
C、由于结构稳定,故两个分子的周期相同,故C错误;
D、由于向心力相等,故m甲ωv甲=m乙ωv乙,故m甲v甲=m乙v乙,故D正确;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水平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转动,圆盘边缘有一质量m=1.0kg的小滑块.当圆盘转动的角速度达到某一数值时,滑块从圆盘边缘滑落,经光滑的过渡圆管进入轨道ABC.已知AB段斜面倾角为53°,BC段斜面倾角为37°,滑块与圆盘及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A点离B点所在水平面的高度h=1.2m.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轨道,不计在过渡圆管处和B点的机械能损失,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sin37°=0.6,cos37°=0.8?
(1)若圆盘半径R=0.2m,当圆盘的角速度多大时,滑块从圆盘上滑落?
(2)若取圆盘所在平面为零势能面,求滑块 到达B点时的机械能.
(3)从滑块到达B点时起,经0.6s正好通过C点,求BC之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1)滑块在圆盘上做圆周运动时,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mg=m?2R
代入数据解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物理答题技巧《光的偏振和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