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的物体
B.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C.互相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弹力作用
D.互相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
参考答案:A、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也不能离开受力物体.故A错误.
? B、物体与重力是两回事,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故B错误.
? C、D弹力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两物体直接接触;二是发生弹性形变,所以互相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弹力作用.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物理学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开普勒最早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
D.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C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1装置,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

(1)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在小吊盘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
C.实验中通过在小吊盘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2)图1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
①实验中打出一条图示的纸带,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和s3.则a可用s1、s3和△t表示为a=______.图2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1、s3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1=24.2mm,s3=______m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______m/s2.
②图3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线不过原点,说明该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
参考答案:(1)A、实验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故A正确;
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小车与纸带相连,小车前面不挂小桶,把小车放在斜面上给小车一个初速度,看小车能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实验中,要保证塑料桶和所添加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样才能使得塑料桶和所添加砝码的总重力近似等于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所以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故C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
故选:B.
(2)①由图可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5△t
根据s3-s1=2aT2得:a=S3-S150△t2,
由图可读出s1=24.2mm,s3=37.5mm;
而△t=0.02s;
代入数据,解得:a=0.0375-0.024250×0.02×0.02=0.665m/s2
②从图2可知当a=0时,拉力F≠0,则说明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故答案为:(1)B;(2)①a=S3-S150△t2;37.5;0.665;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伽利略、笛卡尔为惯性定律奠定基石,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牛顿运动定律
B.哥白尼、开普勒、第谷等人为行星运动的规律作出重要贡献
C.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尔、胡克等人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提出作出了中有贡献
D.库仑测出静电常量,富兰克林测出元电荷e的数值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发现库仑定律,并且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静电力常量,密立根通过油膜实验测出,元电荷e的数值,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点评:对此类问题,在 平时的学习中,所积累,多记忆,多区分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法拉第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
B.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分子电流假说
C.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
D.质点、点电荷均为理想化模型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楞次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所以A错,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所以B错;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所以C正确;质点和点电荷是理想化模型,所以D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