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为了增强透射光的强度,照相机的镜头一般都涂上增透膜,这种镀膜技术的物理学依据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具有粒子性
C.光能发生干涉
D.光能发生衍射
参考答案:光照射在薄膜两表面上被反射回去,在叠加处由于光程差使得两束反射光出现振动减弱,导致相互抵消.从而增强光的透射能力.这是依据光的干涉现象.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1801年,托马斯·杨用双缝干涉实验研究了光波的性质,1834年,洛埃利用单面镜同样得到了杨氏干涉的结果(称洛埃镜实验)。
(1)洛埃镜实验的基本装置如图所示,S为单色光源,M为一平面镜。试用平面镜成像作图法在图上画 出S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与直接发出的光在光屏上相交的区域。
(2)设光源S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和到光屏的垂直距离分别为a和L,光的波长为λ,在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写出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距离Δx的表达式。

参考答案:解:(1)如图所示

(2)
因为d=2a,所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B.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会减小
C.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实验装置不变的情况下,红光的干涉条纹比蓝光宽
D.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比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波长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两束平行单色光a、 b垂直射入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棱镜ABC,从另一面AC射出时的光束为a′、b′,如图所示,则

(1)a、b光束在棱镜中传播速度较大的是?(填a或b)
(2)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做双缝干涉实验,对应的干 涉条纹间距较宽的是?(填a或b)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顶角A增大时,出射光束在AC面上先消失的是?(填a′或b′)
参考答案:(1)a(1)a(1)b′
本题解析:(1)根据光线通过棱镜的偏折角大小确定棱镜对两光束折射率的大小,由v=c/n比较光束在棱镜中传播速度的大小.
(2)由折射率大小确定光束波长的大小.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双缝干涉间距较宽与波长成正比.
(3)当顶角A增大时,光线射到AC面上入射角增大,根据临界角大小判断哪束先消失.
解:(1)由图看出,光束通过棱镜后b光束的偏折角大于a光束的偏折角,则棱镜对a光束的折射率小于b对光束的折射率,由v=c/n可知,a光束在棱镜中传播速度较大.
(2)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双缝干涉间距较宽与波长成正比,而棱镜对a光束的折射率较大,则a光束干涉条纹间距较宽.
(3)根据临界角公式sinC=1/n得知,a光束的临界角大于b光束的临界角,当顶角A增大时,光线射到AC面上入射角增大,b光束在AC面上先发生全反射,出射光束在AC面上先消失的是b′.
故答案为:(1)a;(2)a;(3)b′.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用二次曝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当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待测物体的速度v与二次曝光时间间隔Δt的乘积等于双缝间距。实验中可测得二次曝光时间间隔Δt、双缝到屏之距离l以及相邻两条亮纹间距Δx。若所用激光波长为λ,则该实验确定物体运动速度的表达式是( ? )
A.v=λΔx/lΔt
B.v=lλ/ΔxΔt
C.v=lΔx/λΔt
D.lΔt/λΔx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