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物理试卷《机械波的图象》试题特训(2018年最新版)(六) 2018-03-18 09:48: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大 中 小 】  
               
               
                | 
 1、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一条直线上两个振源A、B相距6m,振动频率相等,从t0时刻A、B开始振动,且都只振动一个周期,振幅相等,振动图象A为甲,B为乙,若A向右传播的波与B向左传播在t1=0.3s时相遇,则( ? )A.两列波在A、B间的传播速度均为10m/s
 B.两列波的波长都是4m
 C.在两列波相遇过程中,中点C为振动加强点
 D.t2=0.7s时刻B点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下
 
 |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图所示的是某横波的图象,由图可知
  A.若波向右传播,则质点B正向右运动
 B.若波向右传播,则质点C正向左运动
 C.若波向左传播,则质点D正向下运动
 D.若波向左传播,则质点B正向上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法一:)图象微平移法:
  由波动的实质——质点仅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可知,选项A、B均不正确.当波向左传播时,根据图象平移法,将实线波形向左微平移Δx,得虚线波形(见图8-4),可见图象平移后质点B、D的新位置在原位置的下方,故正确选项应为C.
 (解法二:)同侧法:
 
  在波的图象的某一点,沿竖直方向画出一箭头表示质点振动方向,并设想在同一点沿水平方向画一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那么这两箭头总是指向曲线的同侧,可称为“同侧法”.据此法过B点向左画一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由“同侧”性规律,便知代表B点振动方向的箭头必然向下,故B点振动方向向下,同理D点振动方向向下,故选项 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向b传播,相距10.5 m的a、b两处的质点振动图象如图所示中a、b所示,则(?)
  A.该波的振幅可能是20 cm
 B.该波的波长可能是8.4 m
 C.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5 m/s
 D.该波由a传到b可能历时7 s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图知振幅A=10 cm; λ=10.5 m,则不论n取任何非负整数都不可能得到8.4 m;由图可以看出T=4 s,  =  =  ,显然波速不可能是10.5 m/s.由图象分析可知,经历时间可能为t=  T.所以可能为7 s. 思路分析:先列出式子
  λ=10.5 m,得波长;根据  =  =  得波速;根据t=  T.判断时间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多解题,根据表达式列出多解式子是关键,本题中最重要的是找到列多解问题的等式关系,从而利用波速公式求解。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一列简谐波沿直线传播,A、B、C是直线上的三点,如图所示,某时刻波传到B点,A刚好位于波谷,已知波长大于3m小于5m,AB=5m,周期T=0.1s,振幅A=5cm,再经过0.5s,C第一次到达波谷,求:(1)A、C相距多远?(2)到此时为止,A点运动的路程为多大?
  
 
 参考答案:(1)若AB=(n+14)λ,? ? λ=ABn+14=204n+1m,(n=0.1,2,、、、)
 ? ?由于3m<λ<5m,则n取1,得到λ=4m,v=λT=40m/s
 ? ?AC=vt+λ=(40×0.5+4)m=24m
 ? 若AB=(n+34)λ,λ=ABn+34=204n+3m<3m,故不符合题意.
 (2)AB距离为5m,波长为4m,则波传到B点时A已振动54T时间.
 ? 则A点运动的路程S=t+54TT?4A=(0.50.1+54)×20cm=125cm=1.25m
 答:(1)A、C相距24m.
 ? (2)到此时为止,A点运动的路程为1.25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xoy有一沿x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已传播了一段时间,波速为1m/s,振幅为4cm,频率为2.5Hz.以P点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的时刻为0,则距P的平衡位置为0.2m的Q点(  )A.在0.1s时的位移为4cm
 B.在0.1s时的速度最大
 C.在0.1s时的速度向下
 D.在0到0.1s时间内的路程为4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