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利用旋光仪这种仪器可以用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测定含糖量。其原理是:偏振光通过糖的水溶液后,若迎着射来的光线看,偏振方向会以传播方向为轴线,旋转一个角度θ,这一角度称为“旋光角”,θ的值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将θ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相比较,就能确定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如图所示,S是自然光源,A、B是偏振片,转动B,使到达O处的光最强,然后将被测样品P置于A、B之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到达O处光的强度会明显减弱
B.到达O处光的强度不会明显减弱
C.将偏振片B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的强度最大,偏振片B转过的角度等于θ
D.将偏振片A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的强度最大,偏振片A转过的角度等于θ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中央亮纹的光强占整个从单缝射入的光强的95%以上,假设现在只让一个光子通过单缝,那么该光子( )
A.一定落在中央亮纹处
B.一定落在亮纹处
C.可能落在暗纹处
D.落在中央亮纹处的可能性最大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哪些现象是光的衍射产生的?
A.天空出现彩虹
B.著名的泊松亮斑
C.肥皂泡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彩色条纹
D.通过狭缝看日光灯会出现彩色条纹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作用,A错;肥皂泡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彩色条纹是光的色散作用,C错;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高层建筑物外墙大量使用的幕墙玻璃,在白天时外面的人看不清室内的物体.而室内的人却能较清楚地看到外面的景物,其主要原因是(? )
A.在玻璃的外表面涂有增透膜
B.在玻璃外表面涂有高反膜(即对光的反射率远大于透射率的物质)
C.在玻璃的外表面涂有大量能吸收光的物质
D.在玻璃的外表面涂有不透光的彩色薄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高反膜的原理与增透膜原理相反,它使从膜前后表面反射出来的光叠加增强,这样由能量守知透射光必减弱,在白天室内光线本身就弱,所以透射出来的就更少,外面就看不清室内的物体,而室外光线很强,所以能透射一部分光线,室内的人能较清楚地看见外面的景物。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一段时间以来“假奶粉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奶粉中的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可以用“旋光法”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鉴定含糖量。偏振光通过糖的水溶液后,偏振方向会相对于传播方向向左或向右旋转一个角度α,这一角度α称为“旋光度”,α的值只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将α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相比较,就能确定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如图所示,S是自然光源,A、B是偏振片,转动B,使到达O处的光最强,然后将被测样品P置于A、B之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到达O处光的强度会明显减弱
B.到达O处光的强度不会明显减弱
C.将偏振片B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强最大,偏振片B转过的角度等于α
D.将偏振片A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强度最大,偏振片A转过的角度等于α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由题意知,转动B使到达O处的光最强,则偏振片A、B的偏振方向相同。若在A、B之间放上待检糖溶液,因糖溶液对偏振光有旋光效应,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发生改变,则到达O处的光强度会明显减弱。若适当旋转A或B,可以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A、糖溶液和偏振片B后到达O处的光强度最大,并且偏振片旋转的角度等于糖溶液的旋光度α,故选AC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利用糖溶液对偏振光有旋光效应,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发生改变光;强度会明显减弱。若适当旋转A或B,可以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A、糖溶液和偏振片B后到达O处的光强度最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