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B.用细木棍拨动浮在水中的圆木,圆木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细木棍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书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
D.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参考答案:A、绳对物体的拉力是绳子发生形变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故A正确;
B、圆木受到的弹力的施力物体是细木棍,所以圆木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细木棍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B正确;
C、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所以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故C错误;
D、支持力是施力物体发生形变对受力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垂直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的物体,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 B. 假设法? C. 理想实验法? D、等效替换法
(2)本实验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若小车质量为200g,为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每次所用的钩码总质量范围应选?组比较合理。
A.1000g~2000g? B.200g~400g? C.10g~20g?
(3)关于实验中电火花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B.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源为直流220v
C.若电源频率为50Hz,则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
D.平衡摩擦力时应使打点计时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图中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纸带的一部分:1、2、3、4、5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标出,由该纸带的测量数据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m/s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A?(2)C?(3)CD?(6分)(4)1.09?(4分)
本题解析:(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判断F、m、a的比例关系(2)实验时应该尽量让两点间的间隔较大,便于计算和测量,所以加速度尽量小一些,C对;(3)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源为交流电,B错;由频率与周期成反比可知若电源频率为50Hz,则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C对;平衡摩擦力时利用计时器打出均匀的点来判断是否做匀速运动,应使打点计时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D对;应先接通电源在释放纸带,A错;(4)加速度可由
点评:难度较小,测量加速度由逐差法求解,本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研究每个物理量的正比关系,应注意的是实验前要平衡摩擦力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1)某同学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将所有测得的弹簧伸长量x与相应的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图线;通过做出的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图线可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
(2)一只灯泡,标有“3V,0.6W”字样.现用图中给出的器材测量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1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Ω;电源电动势为12V,内阻为1Ω;电流表内阻为1Ω,电压表的内阻为10Ω).
①将你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尽量减小实验误差)画在虚线框内,
②用笔画线当导线,根据设计的电路图将实物连成完整的电路(图中有四根导线已经接好);
③若用万用电表测得小灯泡的电阻为2,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可判断出R1与R2的大小关系为:R1______R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参考答案:(1)将图中各个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图象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根据胡克定律F=kx可知,图象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故:k=△F△x=80N/m;

(2)①当滑动变阻器使用限流式接法时,最小电流超过灯泡的额定电流,故采用分压式接法;
电灯泡电阻较小,大内小外,采用安培表外接法;
电路如图所示;

②连结实物电路如图所示;
③金属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正常工作时电阻大于常温下电阻;
故答案为:(1)80N/m;
(2)①如图所示;
②如图所示;
③小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许多实验可以搬到太空中进行。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假设某宇航员在这种环境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图中O为光滑的小孔)来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给待测物体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设飞船中具有基本测量工具。

(1)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弹簧秤示数F、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写出描述物理量的文字和符号)
(3)待测物体质量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物体与接触面间几乎没有压力,摩擦力恢复恢复几乎为零_;(2) 圆周运动的周期T和_轨道半径R(3)
本题解析:(1)弹力是产生摩擦力的前提条件,没有摩擦力一定没有弹力.由题,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其原因是物体与接触面间几乎没有压力,摩擦力几乎为零.
(2)、(3)据题,物体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由弹簧秤的拉力提供物体的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得到:
所以实验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弹簧秤示数F、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周期T.
点评:本题是实际问题的近似,基本原理是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关系式确定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个球的质量为m,用绳系着放置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细绳处于竖直方向上,如图所示,则斜面对球的支持力为(? )

A.mg
B.mgsinθ
C.mgcosθ
D.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小球受重力、绳子拉力,但不确定斜面对小球是否有支持力,假设有支持力,则撤掉斜面小球会运动,通过分析可知撤掉斜面后小球不动,所以斜面对小球没有支持力。
故选D
点评:对于发生微小形变的物体,判断有无弹力常用“假设法”.尤其判断物体在“虚接触”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比较有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