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牛顿第三定律》高频考点巩固(2018年最新版)(六)
![]() 参考答案:A、人对体重计的压力与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C错误,B正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时间内 的v-t图象如图。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题意可得,甲乙间的相互作用力属于相互作用力,因此是等大的。结合v-t图像,可以求得甲乙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因此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即得甲乙质量之比为3:1。从图像中可得乙的加速度为-10m/s2,因此甲的加速度为,利用
,得t1=0.30s
考点分析:牛顿第二、第三定律 根据v-t图像求加速度
总结评价:本题是结合v-t图像求加速度问题和牛顿运动定律的结合类题目,题目考点基础且清晰。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磁悬浮列车能离开轨道约10mm的高度处悬空行驶.上海的磁悬浮列车可以以3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在这过程中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列车的加速度很大
B.列车的加速度为0
C.列车与轨道之间有1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列车与轨道之间有2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参考答案:A、磁悬浮列车可以以3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故A错误,B正确;
C、磁悬浮列车可以以3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列车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和磁力,由于列车悬浮,所以列车与轨道之间几乎没有摩擦力.
所以列车与轨道之间有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即列车对轨道的磁力和轨道对列车的磁悬浮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人站在地面上,先将两脚弯曲,再用力蹬地,向上跳离地面。人能跳离地面的原因是
A.人对地面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作用力
B.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地面的作用力
C.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人的引力
D.人除受地面的弹力外,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人能够跳离地面的原因是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自身的重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作用力、反作用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D.一般情况下,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物理高频考点《电功率和电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