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水波槽的衍射实验中,若打击水面的振子振动频率是5Hz,水波在水槽中的传播速度为0.05m/s,为观察到显著的衍射现象,小孔直径d应为 :
A.l0cm
B.5cm
C.d≥lcm
D.d<1cm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题知水波的波长 .即孔直径d应与1?cm差不多或比它还小.故选项D正确.
.即孔直径d应与1?cm差不多或比它还小.故选项D正确.
点评: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一般直接比较孔的直径d与水波波长λ的关系即可,当d<λ时肯定发生明显的衍射,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有两个相距为a,振动方向完全相同的波源A和B,若两波源同时向四周发射两列波长为2a的简谐波,则A,B两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各点的振动会在A,B两点连线延长线上的各点振动会______(填加强或减弱).
 
	参考答案:A、B两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各点到两波源的路程差为零,则振动加强,所以A、B两点连线延长线上的各点振动会加强.
故答案为:加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如图所示,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有S1和S2两个波源,这两个波源的频率、振动方向均相同,且振动的步调完全一致,S1与S2之间相距为4 m,若S1、S2振动频率均为5 Hz,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 m/s,B点为S1和S2连线的中点,今以B点为圆心,以R=BS1为半径画圆.

(1)该波的波长为多少?
(2)在S1、S2连线上振动加强的点有几个,它们距S1的距离为多少?
(3)在该圆周上(S1和S2两波源除外)共有几个振动加强的点?
 
	参考答案:(1)2 m (2)3个 1 m 2 m 3m (3)6个
	本题解析:(1)由公式λ= ,
,
得λ= =2 m.
=2 m.
(2)S1、S2之间恰好有2个波长,由对称性可直接判断B点为加强点,A、B、C三点分别为S1、S2连线的等分点,由图形可知,AS2-AS1=λ,CS1-CS2=λ,故A与C两点也为加强点,故在S1、S2连线上有3个加强点分别为:
AS1= =1 m,BS1=λ=2 m,CS1=
=1 m,BS1=λ=2 m,CS1= λ=3 m.
λ=3 m.

(3)A、B、C三点为振动加强的点,过A、B、C三点作三条加强线(表示三个加强区域)交于圆周上A1、A2、B1、B2、C1、C2六个点,显然这六个点也为加强点,故圆周上共有六个加强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两个振动完全相同的声源A和B,发声的频率为50Hz,A、B相距10m,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在A、B连线上距A为______处听不见声音.
 
	参考答案:要想一点的振动最弱,则这一点与两波源的距离差必须为半波长的奇数倍.
波的波长为:λ=vT=vf=6.8m
所以在A、B连线上距A为2个点振动最弱,即为6.7m,3.3m.
故答案为:6.7m,3.3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所示,O是水面上一波源.实线圆、虚线圆分别表示该时刻的波峰、波谷,A是挡板,B是小孔.不考虑波的反射因素,则再经过一段时间后,水面上的波形将分布于(  )

A.整个区域
B.阴影Ⅰ以外区域
C.阴影Ⅱ以外区域
D.上述答案均不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波长越长越容易发生衍射现象,与波的频率和振幅没有关系,在波长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可以减小挡板间距.
A是挡板,面积较大,不容易发生衍射,B是小孔较小容易发生衍射,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衍射现象发生的条件: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波长相差不大时发生衍射现象,难度较小,可以通过看书多积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