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L,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像皮条.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以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极限法
(2)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
(3)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有______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乎行.凑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C.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保征使两个弹簧秤的渎数相等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参考答案:(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采用了“等效替代”法,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由图可知,F是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的,由于会存在误差,故F不一定与AO同向;而F′是通过实验得出的,即F′一定与AO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一定沿AO方向.
故答案为:F′.
(3)A、本实验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不能变动,以保证橡皮筯伸长的长度相同,效果相同.故A错误.
B、本实验是通过在白纸上作力的图示来验证平行四边定则,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否则,作出的是拉力在纸面上的分力,误差较大.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尺垂直,防止视觉误差.故B正确.
C、本实验中我们只需使两个力的效果与一个力的效果相同即可,两分力也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D、为了更加准确的记录力的方向,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故D正确.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列几组力中,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5N、7N、8?N
B.2N、3N、5N
C.1N、5N、10?N
D.1N、10N、12N
参考答案:A、5N和7N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为[2N,12N],8N在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之内,则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A正确.
B、2N和3N的合力范围为[1N,5N],5N在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之内,则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B正确.
C、1N和5N的合力范围为[4N,6N],10N不在两个力合力范围之内,则三个力的合力不能为零,物体不能处于平衡状态.故C错误.
D、1N和10N的合力范围为[9N,11N],12N不在两个力合力范围之内,则三个力的合力不能为零,物体不能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目前,滑板运动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如图是某滑板运动员在一次表演时的一部分赛道在竖直平面内的示意图,赛道光滑,FGI为圆弧赛道,半径R=6.5m,G为最低点并与水平赛道BC位于同一水平面,KA、DE平台的高度都为h=18m.B、C、F处平滑连接.滑板a和b的质量均为m,m=5kg,运动员质量为M,M=45kg.表演开始,运动员站在滑板b上,先让滑板a从A点静止下滑,t1=0.1s后再与b板一起从A点静止下滑.滑上BC赛道后,运动员从b板跳到同方向运动的a板上,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2=0.6s.(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运动员与a板一起沿CD赛道上滑后冲出赛道,落在EF赛道的P点,沿赛道滑行,经过G点时,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N=742.5N.(滑板和运动员的所有运动都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计算时滑板和运动员都看作质点,取g=10m/s2)

(1)滑到G点时,运动员的速度是多大?
(2)运动员跳上滑板a后,在BC赛道上与滑板a共同运动的速度是多大?
(3)从表演开始到运动员滑至I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改变了多少?
参考答案:(1)在G点,运动员和滑板一起做圆周运动,设向心加速度为an,速度为vG,运动员受到重力Mg、滑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N的作用,则:N-Mg=Man
加速度an=v2GR
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Mg=Mv2GR
解得G点时的速度v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8分)如图,一质量为m的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的夹角为θ,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不计摩擦。

(1)分别求出N1、N2的大小
(2)若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在此过程中N1、N2如何变化?
参考答案:(1)N1=
?N2=
(4分)
(2)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4分)
本题解析:(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受到两个弹力和重力作用,由三角函数和力的合成可知
(2)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过程中,θ逐渐增大,N1减小,N2也减小
点评:处理三力平衡问题常用的方法就是合成或分解法,借助三角函数关系写出各力的表达式,根据角度变化判断力的大小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哪组力作用在物体上不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
A.3N,4N,8N
B.3N,5N,5N
C.2N,4N,6N
D.6N,7N,9N
参考答案:要使三力的合力为零,则应满足任意两力之和大于第三力,任意两力之差小于第三力;
而A中两最小力的合力只有7N,小于8N,故A合力不可能为零,故A不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其他各项均有可能合力为零;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