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B.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C.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选项C错误;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的内部组成,故选项D错误;选项A、B说法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炽热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发出的光谱是连续光谱
B.各种原子的线状谱中的明线和它的吸收谱中的暗线必定一一对应
C.气体发出的光只能产生线状谱
D.甲物质发出的白光通过低温的乙物质蒸气可得到甲物质的吸收光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于通常看到的吸收谱中的暗线比线状谱中的亮线要少一些,所以B选项不对.而气体发光时,若是高压气体发光形成连续谱,若是稀薄气体发光形成线状谱,故C选项也不对.甲物质发出的白光通过低温的乙物质蒸气后,得到的是乙物质的吸收光谱,所以上述选项中只有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氢原子从 n = 3的能级发生跃迁,可能只辐射一种频率的光子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聚变反应
C.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D.铀核(
)衰变为铅核(
),要经过8次α衰变和10次β衰变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一个氢原子从 n = 3的能级发生跃迁,可能只辐射出一种频率的光子,最多能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选项A 正确;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聚变反应,选项B正确;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选项C 正确;铀核(
)衰变为铅核(
),要经过(238-206)÷4=8次α衰变和82-(92-2×8)=6次β衰变,选项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若元素A的半衰期为4天,元素B的半衰期为5天,则相同质量的A和B,经过20天后,剩下两元素的质量之比mA:mB为
A.30:31
B.31:20
C.1:2
D.2: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半衰期公式,易得A经历5个半衰期,B经历4个半衰期,所以剩余质量之比为1:2,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表明(?)
A.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
B.原子中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内有中子
D.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时其运动方向基本不变,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这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所有的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这个核就叫原子核.原子核很小,只有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时接近原子核,受到较大库仑力而发生偏转;而绝大多数α粒子在穿过金箔时,离原子核很远,所受库仑斥力很小,故它们的运动方向基本不变,所以本题正确选项为A、B、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