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11分)一位旅客可用三种方法从常州到苏州旅游:第一种是乘普客汽车经312国道到达;第二种方法是乘快客汽车经沪宁高速公路到达;第三种方法是乘火车到达;下面是三种车的发车时刻及里程表,已知普客汽车全程平均时速为60km/h,快客汽车全程平均时速为100km/h,两车途中均不停站,火车在中途需停靠无锡站5min,设火车进站和出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400km/h2,途中匀速行驶,速率为120km/h。若现在时刻是上午8点05分,这位旅客想早点到达苏州,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该选择乘什么车?

 
	参考答案:乘火车
	本题解析:第一种乘普客汽车:
8:20发车,9:35到达?(2分)
第二种乘快客汽车:
8:40发车,9:28到达?(2分)
第三种方式乘火车,由于中途停靠无锡站,这样火车从常州到苏州就要经历两次加速和两次减速,而且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都相等,初末速度相同,所以加速减速时间相同,经过的位移也相同


所以乘火车的总时间
8:33发车,9:20到达
综上,早点到达苏州选择乘火车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走完第1米所用时间为t1,走完第2米所用时间为t2,走完第1米时的速度和走完第2米时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t1:t2="1:" 
B.t1:t2="1:("  -1)
-1)
C.V1:V2=1:2
D.V1:V2=1: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 列式:
列式: ?①
?①
 ?②,联立①②可得t1:t2="1:("
?②,联立①②可得t1:t2="1:("  -1),A错B对
-1),A错B对
 ?
? ,可得V1:V2=1:
,可得V1:V2=1: ,C错D对
,C错D对
故应该选BD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5分)质量为1kg的物体自地面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后,经1s时间到达最高点,则物体在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______牛顿。(空气阻力恒定,g=10m/s2))
 
	参考答案:10N
	本题解析:根据运动学公式 可知,其加速度为-20m/s2,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摩擦力为10N。
可知,其加速度为-20m/s2,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摩擦力为10N。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根据运动学公式求解受力情况,属于基础题型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额定功率为80kW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最大速率可达20m/s,汽车质量为2t,如果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阻力不变,求:
①汽车所受阻力多大?
②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可以维持多长时间?
③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汽车发动机做了多少功?
 
	参考答案:(1)已知汽车的额定功率Pe=80KW,在公路上行驶时的最大速度vmax=20m/s,由汽车牵引力等于阻力时,汽车的速度最大,根据P=Fv=fv可得:
汽车所受阻力f=Pevmax=80×10320N=4×103N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F-f=ma
得汽车以a=2m/s2加速运动时的牵引力F=f+ma=4×103+2×103×2N=8×103N
再根据P=Fv可得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最大速度vmax′=PeF=80×1038×103m/s=10m/s
根据匀加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得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vmax′a=102s=5s
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x=12at2=12×2×52m=25m
(3)在汽车匀加速运动25m的过程中汽车的速度由0增加到10m/s,根据动能定理有:
WF+Wf=12mv2-0
代入数据可得:WF=2×105J
答:①汽车所受阻力为4×103N;
②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可以维持5s
③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汽车发动机做了2×105J的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出,利用速度传感器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其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求:
(1)物块上滑和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1、a2;
(2)物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
(3)斜面的倾角θ及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参考答案:(1)上滑过程
a1=△v1△t1=-8m/s2?
下滑过程
a2=△v2△t2=2m/s2?
即物块上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下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2)由v-t图象的面积法,上滑的位移
S=12×4×0.5m=1m?
即物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1m.
(3)物体沿斜面上滑过程,受力如图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gsinθ+μmgcosθ=ma1
物体沿斜面下滑过程,受力如图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gsinθ-μmgcosθ=ma2
由以上两式,代入数据后可解得
θ=30°
μ=0.346?
即斜面的倾角为30°,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46.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